第356頁(第1/2 頁)
對於趙匡胤的提議,三人都表示支援。 只有親自做過底層士兵,才知道當兵的苦,知道武將並不是文人動動嘴那麼簡單,知道武將需要對所有士兵的生命負責所承受的壓力。 但是他們支援,不代表他們的孩子支援。 “皇爺爺,我不喜歡騎馬,顛簸的屁股好痛。” “我想學划船,可以去海上嗎?” “皇爺爺!我學射箭可以去打獵嗎?” 三人都已經成年,自然是有子嗣的,皇孫們沒吃過苦,現在有的被天幕的武林激起習武之心,也有人依然喜歡躺平,根本不想習武吃苦。 其他皇室宗親,同樣也有不願意的。 大宋曾經把宗室當富貴閒人養,他們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怎麼突然就要辛苦習武了? “還有公主們。”趙匡胤嫌棄地看著自己的宗室,又看向自己並不多的女兒,“天幕說過趙家皇室早早夭折的很多,你們也不想年紀輕輕芳齡早逝吧?” 他曾經夭折了三個女兒,現在還剩下三個女兒,讓趙匡胤總擔心身體不好也早早去了。 看著父親擔憂的眼神,昭慶公主柔聲道:“都聽父親的。” 另外兩個妹妹也順從地點頭。 趙匡胤很滿意。 還是女兒們乖巧,躍躍欲試看起來好奇心強多了。 再回頭看一眼或者滿臉不情願、或者已經不知道想到了什麼新玩法的廢物王孫們,趙匡胤就滿臉嫌棄。 一個個不是玩心太大,就是已經把書讀死了,實在不行,自己就把趙太祖長拳和盤龍棍傳給女兒,一群廢物! 除了養在深宮的皇孫和宗親讓人操心,在軍營反而還好,一切在有序變革著。 宋初趙匡胤還在位的時候,還沒有經過趙光義的刻意重文抑武,拯救軍事還來得及,軍隊很快也開始正式用上武器。 “轟——” “嘭——” “砰——” 原本就擅長製作火器的宋朝工匠,以高效率在實驗著水雷,火雷。 聽著聲音越來越大,就猜到快要接近成功。 而軍隊中終於開始用上金屬的武器開始訓練。 除了冷兵器,還有火器使用,只不過朝廷也派了官兵在嚴厲監視,處於戒備的試行階段。 一個小兵揮舞著長槍,跟著教頭一邊學習武術套路,一邊跟同鄉分享自己激動的心情: “入伍這麼多年,總算拿到真刀真槍了!” 同鄉性格謹慎,連忙提醒:“小聲點。” “我這也不就是跟你說說嘛。”小兵嘿嘿一笑,握著金屬長槍,覺得果然不一樣,自己練起來更威風了。 一想到待會還有火器練習,就更興奮。 他抬頭看著天空,獻上真誠的問候: “感謝天幕!” 但是到了晚上,小兵的感謝說不出來了。 白天的冷兵器熱武器練習後,累得不行的時候,竟然還要上課? 全營坐在一起,最上面的,是面涅將軍狄青。 狄青語氣沉穩,看不出自己同樣激動的內心:“我是狄青,來給大家上課。今天給大家講述行軍路上應該注意的事項……” 小兵雖然疲憊,但是強忍著疲憊沒有打瞌睡,認真地聽著。 這是他們作為刺面底層士兵唯一的學習機會,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小兵聽說了,目前的政策只是試行,朝廷要看看有沒有用,說還要測試。 他不懂朝廷如何測試,但是他知道,“試行”的意思就是,未來不一定還有這樣的機會學習。 他要抓緊這次機會! 不光小兵自己這麼想,其他士兵也是這樣想的。 上官說聽課是自願去聽,但是幾乎整個軍營都來了。 每一天的課程都不一樣,講課的人不同,帶來的知識也不同,讓以前根本沒機會接觸這些大人物計程車兵大開眼界。 “我是朝廷派來的文官,負責編寫兵書《武經總要》《武經七書》。”一位文質彬彬的文官語氣十分吻合,“我沒上過戰場,所傳授的兵法也不能保證一定有用,我主要負責為大家講授兵書。你們好好學習,自己反覆琢磨,希望將來在戰場上都能用到我教授的內容。” 有朝廷的斥候,告訴大家遼人和西夏人的不同,以及常見的陷阱,訊號的含義…… 還有民間社團的武術高手。 “我是弓弩社的社長,來傳授弓箭術。” “我來傳授棍棒之術……” “我武術一般,但是是鏢局鏢頭,帶過上百名弟子,大家有什麼習武的基礎問題可以問我。” 甚至,還來了一名女子。 五官極為樸素的女子上臺,在士兵們疑惑的眼神中微微一笑:“我是潛伏在遼國十年的間諜,來傳授如何辨別細作。” 士兵們一片譁然。 傳說中的禍國妖姬呢?傳說中的色誘呢?就長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