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第1/2 頁)
對於一起參軍打仗過的兒子們也還好,對沒怎麼吃過苦的皇孫輩就是一種折磨了。 朱標看著自己兒子一個比一個表情扭曲,暗暗搖頭。 真是養嬌慣了,不行啊。 對於父皇如此舉動,朱標也能猜到原因。 大明的國庫依然不是很充足,那麼就只能用有限的糧食,先保證士兵能夠吃到,能夠吃飽。 少去從中央發到地方的層層盤剝,這樣味道暗黑到讓官吏毫無興趣的乾糧,才是真正能發放到士兵手上的救命口糧。 但是哪怕不是皇宮貴族,兵營裡吃過苦計程車兵也吃得很痛苦。 軍隊開始一邊吃,一邊大逆不道的罵皇帝。 “可真是難吃啊!” “還不是怕狗官貪汙,它大爺的,難吃的想殺人。” “老子寧願上陣殺敵,也不想吃這鬼東西。” “天幕說草原上的乾糧是牛肉,好想吃牛肉。” “好想吃牛肉啊!蒙古人在哪裡!” 當乾糧發到士兵手裡,古怪的氣味當士兵明明猜到可能不好吃,還是避免不了人類的好奇心去咬一口嚐了嚐。 然後,有人發瘋,有人發狂,有人啃了一口乾糧快速將它裝起來,如果有可能,希望活著的時候不需要去動它。 正在議論紛紛時,突然有士兵發出喧譁:“公主來了。” “奇怪,公主來幹什麼?”難吃到咒罵皇帝的小兵還皺著眉頭,“視察軍隊,公主懂什麼?” “聽說是來發放軍糧的!”同袍一說軍糧,小兵條件反射就想嘔吐,卻聽同袍兩眼冒光:“有肉!活雞活鴨生豬那種肉!我看到了好多!” 小兵還以為同袍白日做夢,誰知道真得聽到了雞鴨的叫聲。 難道他也幻聽了? 此時,軍營的將軍正在接待帶著大批軍餉軍資的公主,保持一定的距離試探道: “辛苦公主了,不如為公主接風洗塵?” 公主溫溫柔柔搖搖頭:“父皇說了,這些衣物要發放到每個人的手中,我要拿名單給父皇看,請大人不要為難我。” 大明依然存在男女大防,但是既不如以前那樣嚴苛,也允許女子出去做事。 朱元璋出於實用主義,更是出於省錢,想到了讓公主來發軍餉軍資的做法。 正因為男女大防,這些軍官想拉攏公主卻連近身的機會都沒有。 朝廷先送來了棉衣,棉衣多了一點不同,刺繡了名字。 發放棉衣的名單上,領一個勾一個,很特別的是,發放軍需衣物的是皇室的公主。 如果想著等公主離開後從士兵手頭再沒收回去,不怕造反就沒收吧,天幕提倡武力,讚揚了不少農民起義軍和民間社團後,士兵們可比以前大膽多了。想從他們口中把自己的口糧衣物掏出去,那就是逼他們兵變。 朱元璋大出血一回,先做了難吃的乾糧,讓士兵感受一下什麼叫黑暗料理; 隨後又大擺宴席,感受什麼叫做帝王恩惠。 士兵們終於吃到好吃的了,一個個狼吞虎嚥。 但是這還沒有結束。 公主頒佈旨意,張貼運輸來的軍糧,特意命人大聲宣讀出來:“生豬,活羊,雞,鴨,魚,臘肉,米,面,酒水,醋,油……” “以上軍糧,士官享有不同級別待遇。將軍份例為……偏將份例為……百夫長份例……普通士兵份例……” “如有發現數額不對,可向上官請示詢問。上官不予回覆,可越級上報,由錦衣衛查探此事。” 這些軍糧之所以是活物,自然不是隻管一兩天。 特意張貼出軍糧的數量和專案,士兵們還只是狂喜,將軍們齊齊一精神。 這豈不是讓所有士兵都知道朝廷發放了多少軍糧軍資? 他們日後還想貪汙軍餉,士兵就能輕而易舉的發現! 發現的後果是什麼,他們不敢想。 老朱對貪官向來深惡痛絕,錦衣衛若是查出軍隊貪汙軍餉軍糧,那不就是自己找死。 公主送完軍糧,回到自己的住所單獨住下,所帶的伺候者全是來自深宮,哪怕將軍們想打探訊息也無法靠近。 將軍們就算心有不滿,也無可奈何。 他們知道,這天要變了。 軍隊,也要大變。 正如他們所想,朱元璋開始對軍隊著重發招。 首先,開始恢復了軍中蹴鞠和打馬球。 朱元璋曾經禁止軍中蹴鞠,但並不是因為朱元璋對蹴鞠多麼深惡痛絕,相反,是因為前朝的貽害無窮。 從宋朝開始,軍中的蹴鞠變成了花式表演,到元朝末期,蹴鞠更加腐敗,變成了將領的娛樂活動。 朱元璋起兵反元時,就見過元朝軍隊的將軍沉迷賞樂,觀看蹴鞠通常與沉迷酒色一起出現。就連農民起義軍有權有勢後也開始有樣學樣,也開始搞腐敗。 比如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