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2/2 頁)
不限男女,給予女弟子與男子同樣的學習機會並平等相待。 梅國楨之女澹然是他其中一位學生,尤其出色,李贄贊她是“出世丈夫”。但是這樣的行為被當時的道學家大肆批評,認為“婦人頭髮長見識短,不堪學道”。 李贄特意寫了《答以女人學道為見短書》。 文中,李贄表示閨閣女子足不出戶,男子卻可浪遊四方,見識不同自不消說。所謂見識短淺,是見聞只在閨閣之間;所謂遠見,是視線所及的廣闊原野。 天幕所說的話極符合李贄的心意,女子沒遠見是男子造成的,而男子造成這樣的結果還埋怨女子短視沒法有精神交流,這分明是男子的錯。 【在現代,對女子的受教育程度比男性要求還高,因為大家擔心女子不夠聰明會影響後代基因。】 【在現代,女孩子自己也更爭氣,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學習成績比男性優秀許多,每一年都有許多女狀元誕生,足以證明女性從來不比男性差,差的只是機會。】 荊咕放出了自己特意做得采訪影片,那是她特意挑選在高考結束時期對一些女考生做得采訪,詢問的問題很常見,就是理想。 一張張活潑有朝氣的面孔對著鏡頭大方地說出了自己的理想: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外交官,像張騫出使西域一樣,為國家帶來外交與和平!” “我的理想是當航天員,希望我的腳步可以踏向太空,踏上月球和火星!” “我想當大法官,用法律維持公平與正義!” “我想當醫生,救死扶傷!” “我想當老師,回我老家山區去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我想當兵哈哈,我還想當特種兵,覺得特種兵最酷了!” 畫面再一轉,是不同職業的女性,已經成就了她們的理想。 女外交官駐守在危險的國家,這裡常有的不是國內的和平,而是危機與戰爭。 國旗突然被燒,大使館內被人扔進來燃氣彈,滿是硝煙,她從未退卻,甚至還要先去關心海外華人。 “迅速組織撤僑!” 她簡單地包紮好自己手臂上的傷口,立刻打電話組織車輛飛機,聯絡海外華人組織,與他們約定地點撤僑。 當她組織著在國外的華夏人民坐上回國的飛機時,其他國家被大使館放任不管,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而她並沒有跟著一起撤退,因為她還要去營救其他沒有及時撤走的華人。 “你以我為楷模,殊不知我也以你為楷模。”張騫看著這位女子,眼裡欣慰之餘,也有著敬佩。 誰說女子本弱,女子若是柔弱,如何奔赴千里之外的異國他鄉駐守一方? 女子若是柔弱,又如何在戰亂硝煙中營救一國同胞? 女教師選擇去山區支教,她們走向貧困山區,在艱苦的環境下,帶著燦爛的笑容,耐心地教導著學生。 她對孩子如同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給孩子梳頭,教他們寫字,給他們答疑解惑,孩子們回家要跋山涉水經過山澗,她不放心親自去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