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其目的只有一個:設計出幾近完美的軟體。無論如何,這種小組規模讓成員們感覺他們的目標專—,可以全力解決而不需擔心其餘的瑣事,甚至可以看到他們努力在一項計劃上的影響力。
蓋茨非常清楚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市場”裡,僅僅擁有各自為戰的人才是遠遠不夠的。公司需要高度的團隊協作精神來使資訊得到廣泛的共享,讓每一個員工的工作都可以“建立在大家共同努力的基礎之上”。要做到這一點,一部分靠豐富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還依賴於現時員工彼此之間資訊的充分交流。每個人都在汲取知識,而他們的收穫都會為公司共同的“知識倉庫”添磚加瓦。
微軟的軟體研發經過多年的摸索,已經成就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經驗。軟體開發越來越成為一項工程。大家也意識到開發軟體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讓人利用,而不是為了顯示軟體開發人員的能力有多強、人有多聰明。正如蓋茨講過:微軟最大的財富就是人。微軟的任何一個產品組在這個階段都將根據特性將專案劃分成若干個子專案,每一個子專案的完成就對應於一個里程碑。
蓋茨說:“如果微軟20個頂尖人才挖走,那麼微軟會變成一家無足輕重的公司。”這也反映出了他對團隊組建工作的重視。微軟一直努力給大家創造暢所欲言的言論空氣,每個員工都能互相分享自己成功和失敗的經驗。而這種團隊建設上的成就也如滾雪球般地累積起了微軟帝國的龐大陣容和雄厚實力。這種前進的姿態在微軟後期的發展中表現的越來越從容。
微軟向世界正式推出 Windows 95產品時,曾經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市場推廣活動,這場令人歎為觀止的營銷傳播活動在全球持續進行,前後歷時24個小時,活動費用超過二億美元。所有的這些溝通活動展示了整個營銷溝通的偉大力量,同時也體現了微軟營銷部門和所有參與這次活動的其他公司的統一團隊精神。
在此之前,微軟已經顯示了其內部的團隊協作能力。因為一個大型軟體的開發量,往往達到幾千、上萬人。Windows95作業系統則是數千名軟體工程師歷時三年開發完成。而且在應用軟體領域,使用者需要的不僅是一個軟體產品,而是與之相關的整體解決方案及全方位服務。Windows95的誕生,本身就是個人的聰明才智與團隊的共同目標得到同向強調的結果。
在Windows95的營銷活動中,微軟共僱傭了120多家公司為其出謀劃策。一個由6O人組成的公司營銷團隊專門從事整個活動的協調工作。幾千人組成的團隊參與了這場新產品推向世界的市場營銷活動。每一個微軟產品部門則專門負責制訂和執行自己的促銷計劃。
這麼一場聲勢浩大的市場營銷傳播活動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和人力,一個團結、步驟協調一致的團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顯而易見。微軟從紐西蘭首都惠靈頓開始,首先力推第一張Windows 95軟體盤。隨後,一個巨大的 Windows 95箱櫃被拖船運送到悉尼港。全封閉沒有窗戶的潛水艇暗示著“如果人類生活在沒有窗戶即Windows的世界上,生活將會是怎麼樣?”此外,微軟公司還在美國總部舉辦了一場 Windows 95嘉年華會,當嘉年華會進行到最後時刻,蓋茨和美國著名電視節目“今晚秀”的主持人傑·雷諾一起登場亮相,把這場大型的市場營銷傳播活動推向高峰。
這種規模龐大,氣勢宏偉的營銷活動整合了公共關係、名人背書、事件行銷、廣告和零售刺激等各個層面的內容,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團隊協作,其成功推進是不可想象的。微軟正是利用長期以來各個部門、各個層次的員工協作的傳統,將這個活動順利地執行下來。
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專案
雖然微軟已經成為事實上的軟體帝國,但是,人們所熟知的軟體產品也不過幾種,如MS…DOS、WINDOWS、OFFICE等,而這幾種恰恰就是微軟賴以生存的經濟命脈。微軟每年花在研發上的費用大概是60億美元,開發的新產品包括數字盥洗室和人造衛星定位手錶等新產品,但只有少數的專案能夠為微軟帝國帶來利潤,這也說明了創業過程中選擇一個行之有效的專案的重要性。1981年,IBM進入個人電腦市場後,選擇了免費的MS…DOS作為其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此舉使微軟的作業系統軟體藉助IBM這股大風,平步青雲,銷售量猛增。而且相對於其他競爭者而言,微軟的作業系統軟體是最早進入市場的,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由此它輕而易舉地贏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