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亦可。”
八 齊閔王之遇殺章
齊閔王之遇殺,其子法章變姓名,為莒太史家庸夫。太史敫女奇法章之狀貌,以為非常人,憐而常竊衣食之,與私焉。莒中及齊亡臣相聚求閔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於莒。共力法章為襄王。襄王立,以太史氏女為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無謀而嫁者,非吾種也,汙吾世矣。”終身不睹。君王后賢,不以不睹之故,失人子之禮也。
襄王卒,子建立為齊王。君王后事秦謹,與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餘年不受兵。
秦始皇嘗使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曰:“齊多知,而解此環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
及君王后病且卒,誡建曰:“群臣可用者某。”建曰:“請書之。”君王后曰:“善。”取筆牘受言。君王后曰:“老婦已亡矣。”
君王后死,後勝相齊,多受秦間金、玉,使賓客入秦,皆為變辭,勸王朝秦,不修攻戰之備。
九 齊王建入朝於秦章
齊王建入朝於秦,雍門司馬'橫戟當馬'前曰:“所為立王者為社稷耶?為王(立王)耶?”王曰:“為社稷。”司馬曰:“為社稷立王,王何以去社稷而入秦?”齊王還車而反。
即墨大夫與雍門司馬諫而聽之,則以為可可為謀,即入見齊王曰:“齊地方數千裡,帶甲數百萬。夫三晉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間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之眾,使收三晉之故地,即臨晉之關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之師,使收楚故地,即武關可以入矣。如此,則齊威可立,秦國可亡。夫舍南面之稱制,而西面而事秦,為大王不取也。”齊王不聽。
秦使陳馳由齊王內之,約與五百里之地。齊王不聽即墨大夫而聽陳馳,遂入秦,處之共松柏之間,餓而死。先是齊為之歌曰:“松邪!柏邪!(住)'往'建共者客耶?”
十 齊以淖君之亂章
齊以淖君之亂秦。其後秦欲取齊,故使蘇涓之楚,令任固之齊。
齊明謂楚王曰:“秦王欲楚不若其欲齊之甚也。其使涓來,以示齊之有楚,以資固於齊。齊見楚,必受固。是王之聽涓也,適為固驅以合齊、秦也。齊、秦合,非楚之利也。且夫涓來之辭,必非固之所以之齊之辭也。王不如令人以涓來之辭謾固於齊,齊、秦必不合。齊、秦不合,則王重矣。王欲收齊以攻秦,漢中可得也。王即欲以秦攻齊,淮、泗之間亦可得也。”
卷十四 楚策一
楚:亦稱荊,羋姓國。周成王(前1063年—前1027年)封文王、武王以來功臣後裔,熊繹被封為子爵,這是楚受封之始,都丹陽(今湖北省秭歸縣東),熊繹的祖先就是歸附周文王、隨周武王伐紂的苗人酋長。西周時期熊繹子孫不斷擴大領土,立國號為楚。東周時期,楚更強大,前704年楚君熊通(第十七君,本子爵,僭稱王,前740年—前690年)自號武王,其子文王熊貲(第十八君前689年—前677年)遷都郢(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之紀南城),國土方千里,楚在春秋時先後併吞四十五國,疆土最大。整莊王(第二十二君前613年—前591年)為春秋五霸之一。楚陽王(第二十八君前515年—前488年)十二年(前504年)遷都鄀,稱鄢郢(今湖北省宜城縣東南)。楚惠王(第二十九君前488年—前432年)五十六年(前433年)前曾遷都西陽(今湖北省黃岡縣東),後又遷回鄢郢。楚頃襄王(第三十七君前298—前263年)二十一年(前278年)由鄢郢遷都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楚考烈王(第三十八君前262年—前238年)二十二年(前241年)又徙都壽春(今安徽省壽縣)。楚王負芻(第四十一君前227年—前223年)五年(前223年)秦滅楚。其疆域從今四川省東端起,有今湖北省全部,兼有今湖南省東北部、江西省北部、安徽省北部、陝西省東南部、河南省南部、江蘇省淮北中部。全境西北和秦接界,北與韓、鄭、宋接界,東和越接男,西和巴接界,南和百越接界。
一 齊楚構難章
齊、楚構難,宋請中立。齊急宋,宋許之。子象為楚謂宋王曰:“楚以緩失宋,將法齊之急也。齊以急得宋,後將常急矣。是從齊而攻楚,未必利也。齊戰勝楚,勢必危宋;不勝,是以弱宋幹強楚也。而令兩萬乘之國,常以急求所欲,國必危矣。”
二 五國約以伐齊章
五國約以伐齊。昭陽謂楚王曰:“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