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網路遊戲產業。2006年,《征途》創造同時線上人數68萬的業界歷史紀錄,公司籌備上市。沉寂數年的風雲人物史玉柱再次從網際網路中徑直冒了出來,按照他的話,其實是一種迴歸。“巨人”歸來了,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了。這就是強者的表現和硬漢的本色。也許,這才是史玉柱最值得稱道之處。
這便是傳奇,史玉柱所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幅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畫卷。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一節巨人的崛起:年少得志
1989年,史玉柱被深圳吸引,帶著4000元的創業資本,來到深圳開始尋找他的夢想。
同年7月,史玉柱傾其所有承包了“天津大學深圳科技工貿發展公司電腦服務部”,這裡,就是史玉柱“萬里長征”的起點。1991年,珠海巨人新技術公司註冊成立。他靠著150個昏天黑日和20箱泡麵閉門造車一舉研製M…6401漢卡而成功,漢卡銷售量躍居全國同類產品之首,獲純利達1000萬元,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升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團公司,M…6401漢卡年銷售量萬套,銷售產值共億元,實現純利3500萬元,年發展速度達500%。同時,借鄧小平南巡的春風,得到珠海市政府的重禮,開始計劃建造當時中國的第一高樓——巨人大廈。
1993年,史玉柱進軍保健品市場,大規模宣傳產品,讓自己的名字家喻戶曉。他一手創辦的公司不到兩年就實現年銷售額上億元,世人謂之奇蹟。而巨人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民營高科技企業,史玉柱也成為那個時代所有媒體熱烈追捧的明星商人。
1994年,欲想在房地產業中大展宏圖的巨人集團一改初衷,擬建的巨人科技大廈設計一變再變,樓層節節拔高,從最初的18層一直漲到72層,投資也從2億元漲到12億元,1994年2月破土動工,氣魄越來越大。
巨人集團經營範圍涉及電腦、生物工程、房地產和金融等領域,其生產的多種電腦產品,曾經佔據全中國大半個市場。在1993年一年之內,就推出中文手寫電腦、中文膝上型電腦、巨人傳真卡、巨人中文電子收款機、巨人鑽石財務軟體、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產品。集團子公司從38個發展到228個,擁有數億元人民幣的固定資產。###等中國領導人曾經先後視察過“巨人集團”,###也曾經在一年內兩次視察巨人集團,實在屬於破例,他並且親筆簽字說巨人集團“取得了巨大成果”。如果按照這時的“巨人集團”勢頭髮展下去,“巨人集團”將可能在幾年內發展成為資產超過百億的跨國集團。
他在31歲那一年被列為福布斯“大陸富豪排行榜”第8位,成為中國的新生代貴族。從白手起家到中國大陸富豪排行第八,他只用了短短5年時間。這是史玉柱自創業以來的第一次頂峰。
他是一個著名的成功者。
正是這樣的輝煌,史玉柱成為了當時所有青年人心目中繼比爾·蓋茨的第二大偶像。這位學者型商人不僅有著徽商所獨具的儒雅氣質,內心更充斥著橫亙電腦、藥業、保健品業的巨大野心。他的夢想是做東方的IBM,東方的藍色巨人,他要建造一座高260米、共70層、總投資額為人民幣12億元的巨人大廈,他要建造一座屬於巨人的巨人帝國。
當時的史玉柱雄心萬丈,前面偉大的藍圖似乎只在咫尺之遙。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節巨人的隕落:遭遇滑鐵盧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97年史玉柱卻徹徹底底破產了。
1995年下半年,在衛生部對全國保健產品進行抽樣質量檢查,發現產品合格率只有30%,此結果導致了中國保健市場的全面蕭條。1996年,史玉柱推廣“巨不肥”失敗。更要命的是巨人大廈投資巨大,資金告急,史玉柱將大量用於保健品推廣的流動資金抽出投入大廈的建設,終因顧得了東邊,顧不了西邊,點燃了巨人集團財務危機的導火索。
1997年初,深圳《投資導報》發表《“巨人”史玉柱身陷重圍》的報道,標誌著巨人公司走向了窮途末路。集團生產銷售秩序陷入僵局,大批骨幹人員陸續離去,龐大的“巨人軍團”分崩離析,“巨人”轟然倒下。由於資金鍊條的斷裂,巨人大廈也停工了,討債者蜂擁而至。
1998年元月,巨人集團資產債務呈冷凍狀,情況是億負債,史玉柱成了全國的“首窮”。珠海市法院在1月28日查封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