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任何裝飾。這座建於大宋祥符元年的殿堂,也是唐宋間木構建築過渡形式的重要例項。
林徽因、梁思成、莫宗江、紀玉堂四人一大早騎毛驢上山,在崎嶇的山崖小道上,走走停停,上上下下,找了一天,才看到了那一角探身松牆之外的飛簷。
“沒錯,就是它!”林徽因興奮地叫起來。
那座寺廟在佛光山腰,因山勢而建,坐東向西,三面環山,寺內建築高低錯落,主從有致,因年久失修,雕樑畫棟的油彩剝落,好像一群蓬首垢面的阿羅漢疲憊地歇息在山坡上。
林徽因和梁思成曾讀過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圖錄》,那上面記載了五臺山的佛光寺,然後他們又從北平圖書館《古清涼志》、《高僧傳》、《佛祖統計》、《法苑珠林》等史料中,查閱了有關佛光寺的記載。這座寺院建立於北魏時期,是五臺山頗負盛名的大寺之一。唐武宗“會昌滅法時,佛光寺被毀,12年後,逃亡在外的該寺僧人願誠法師募資重建”。
他們輕叩山門,開門的是一位70多歲的老僧人。聽他們講了來意,老人很高興,便趁天未黑盡,帶他們去看大雄寶殿前面的石經幢。林徽因開啟手電,拂去石碑上的浮塵,依稀讀出“女弟佛殿主寧公遇”,“大中十一年十月四日”斷斷續續幾行文字。她脫口叫起來:“思成、小莫、小紀,你們快來看,這塊碑上寫的就是公元857年,到現在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梁思成也興奮地說:“看這大殿的輪廓、比例,唐代以後的建築是不會有的,這下我們沒有白來,抱上大金娃娃了。”
老僧人說:“前些年,這座寺院還沒有破敗到這個樣子。如今願誠大師的塔也倒了,寺廟也敗了,這裡就有我和一個啞巴徒弟續著香火。”
第二天,他們開始了全面考察。寺廟的建築,東殿是唐代的,文殊殿是金代的,還有天王殿、伽藍殿、萬善堂、香風花雨樓,尚不可知建築年代。
東大殿橫列七楹,縱深四間,單簷廡殿頂,質樸剛健中,益顯古色蒼勁。層層斗拱承託的樑架和屋簷,斗拱翻飛,翼出深遠,彷彿是大鵬展翅欲飛。殿頂用板瓦仰俯鋪蓋,脊獸全為黃綠色的琉璃藝術品,一對高大的琉璃鴟吻屹立在殿頂的正脊兩端,令殿宇更加壯麗勁健。
為了弄清大殿準確的建築年代,他們爬上了頂板,殿宇建造的年月按常規多寫在脊檀上。頂板上光線很暗,他們從簷下的空隙往裡爬,踩著幾寸厚的浮土,小啞巴徒弟為他們打著手電照明,他見林徽因爬在最前頭,而且手腳輕快,連連豎起大拇指,驚奇地叫著。屋樑上棲著大群大群的黑編蝠,手電光一照,呼呼啦啦驚飛起來,直往人身上撞。
拍照的時候,鎂光燈一閃,蝙蝠更像沒頭的蒼蠅,把屋頂上的塵土飛揚開來,讓他們睜不開眼睛。
第一天考察,他們就有了很豐碩的收穫。
東大殿內,儲存著唐代和明代的500多尊彩色泥塑,大殿正中大佛壇,有30尊彩色泥塑,是與大殿同期的作品,壇上的塑像,有釋迦牟尼佛坐像、彌勒佛半跏像、阿彌陀佛坐像,也都有3米高;壇上蹲踞的是供養人,手上捧著盤碗,內盛淨果。這些彩塑,塑工精細,身體比例恰當,線條流暢,面容豐滿,顯然是佛教極盛時期的藝術成就。
馬不停蹄地考察了幾天,有遠視眼的林徽因,突然發現大殿的梁下,隱約有墨跡,好像是題字,大殿有9米多高,樑上浮了一層土,字跡看不清楚,便委託老僧去村裡找人幫忙。這一帶人煙稀少,老僧和啞巴徒弟去了一整天,才找來兩個老漢,七手八腳地又忙了一天,才搭起一個架子,林徽因第一個爬了上去,樑上的積土年深日久,拂之不去,她招呼梁思成把被單撕了,浸了水遞上去,擦拭了一下,字跡顯了出來,然而水一干,字跡又不復見,如此折騰了三天,才算把梁下的題字辨認清楚:“功德主故右軍尉王”,字型宛然唐風。這行字表明佛光寺建於唐大中十一年,印證了碑文記載的年代。
在當中第三梁,又發現了“助造佛殿澤州功曹參軍張公長”字樣,大家一鼓作氣,山間南梁下的字跡也終於辨認出來:“敕河東節度觀察處置等使檢校部工尚書兼御史大夫鄭。”
林徽因說:“這個功德主可能是個宦官吧。唐貞元以來,置神策軍護軍中尉,由宦官充任,時號兩軍中尉。此後中尉就掌了天下大權。甚至連皇帝的廢立,也由他說了算,這是個顯赫的角色啊。”
這個發現,把大家樂壞了。他們又唱又跳,連老僧和啞巴徒弟也受了感染。
佛光寺的中庭,左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