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7年有較大的增長。但無論對個人還是對家庭說來,每月貨幣收入數量的多少,並不能代表實際生活水平的高低。這要從兩個角度來看:
市場上物價的變動(時間和地區的差異性)直接影響貨幣購買力的大小。特別在通貨膨脹期間,“鈔票不值錢”,工薪收入的增加如果趕不上物價飛漲的速度,必然造成購買力跌落,生活水平下降。所以必須將貨幣收入與物價(主要是生活用品的價格)變化兩者之間結合起來考察。
持續3年的糧食危機(2)
能夠代表實際生活水平的,是“實際收入”,也就是貨幣收入除以生活費用。
貨幣收入
實際收入=——————
生活費用
1958年的配給物價,除集市貿易價格上漲外,官價(平價)基本穩定。但從1959年起,憑票證供應的官價也逐年上漲。城市職工平均工資減少,再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收入不斷下降:
年代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年平均名義工資 637元 550元 524元 528元
(貨幣收入)
年平均實際工資 581元 507元 482元 474元
(購買力)
職工的月平均實際收入(按標準人民幣購買力)由1957年的50元左右,降低為三年後不到40元,下降了五分之一。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低標準、瓜菜代”(1)
1958年“大躍進”浮誇虛報產量,大鍊鋼鐵浪費勞動力而嚴重妨礙農業生產,“人民公社”錯誤地施行“吃飯不要錢”的公共食堂,又頑固不化地堅持“反右傾”鬥爭……這一切倒行逆施造成全國的饑荒和災禍。1960年8月1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全黨動手、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指示》,要求切實計劃用糧、節約用糧。口糧標準要從低、其他標準也要從低;同時,大搞瓜菜的代食品;這兩個決策簡稱為“低標準、瓜菜代”。
一些地方專門開了“吃飯大會”研究吃飯問題。當時推廣過做飯的所謂“增量法”,實際上是多加水,吃了肚裡馬上餓。還推廣過用白菜幫子做所謂的“人造肉”;推廣用玉米芯磨成粉,做“代食品”;推廣把玉米皮泡了以後擠出澱粉來做食品。還提倡大家喝小球藻,後來證明人體吸收不了那種小球藻的蛋白。還提倡大家利用一切空地種菜,從北京到各地、各機關的宿舍院裡,到外是職工開的小片地,種著各種菜。中央機關不組織起自己的船隊到海里打魚,有的單位組織槍手到內蒙古草原上去打黃羊。有的地方連浮萍都撈著吃完了,把許多樹皮都剝下來磨成粉吃了。
大學生食堂的困境
一般說來,50年代前期各大專院校學生食堂的飯菜還是不錯的。
以華北地區某校為例:從解放初到1958年,大學生都是編桌就餐,8人一桌,由炊事員送主副食到桌,學生每人每月伙食費13元。早餐除白麵饅頭外另備有小菜、雞蛋、花生米和豆漿、米粥等。中晚餐主食有米飯、饅頭、包子、花捲等。主食不定量隨便吃,副食四菜一湯,蔬菜、魚、肉、蛋供應充足;每週會餐一次,還備有水果。
1959年9月以後,校園生活開始困難。師生糧食定量降低,一律憑糧票就餐。男生每月定量降為31斤,女生降為27斤。伙食標準每月降到元。學生就餐改為集體餐證,3—10人編為一組,全組一個餐證,由值日生去食堂領飯回桌分餐。不足者由個人購買機動票。主食以粗糧(玉米麵、窩頭、糙米粥)為主,副食以蔬菜為主;幾乎見不到肉食、禽蛋;炒菜的油花少得可憐。
從1960年到1962年,由於糧食不能按定量供應,實行“低指標、瓜菜代”,食堂輔以野菜、樹葉、玉米軸粉等為代食品。人人填不飽肚皮。
大學生普遍營養不良,許多人患有浮腫病、肝炎等,甚至被迫休學。學生經常飢餓難忍,為減少身體消耗,躺在宿舍的床鋪上看書。老師講課有氣無力、經常餓得頭昏眼花。上課、考試都遭受很大影響。後人難以想象當時校園生活條件惡化的痛苦。
山東工學院抗災救荒的故事
1960年10月以後,同學們發現食堂的菜譜上花樣越來越多,而菜裡的油水越來越少,質量越來越差。
有一天早飯後,食堂黑板上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