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於是,難題就出現了:按照創業與守成的規律而言,面對著開闢者所創立的驚天偉業、留下來的巨大攤子,以及亟待處置的許許多多遺留問題,總需要接班者必須“強爺勝祖”,能夠超越他們的前輩,起碼也應該能夠相與頡頏,否則,繼承大統即成問題,更不要說發揚光大了。可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看來,岔頭——也就是矛盾——實在太多,“治絲益棼”,越理越亂,還是就此打住吧。
。。
趙匡胤下棋(1)
趙匡胤的棋術算不得高明,妙棋、險棋固然也有,更多的還是臭棋、敗棋。其弊在於“一貪二淺”,貪心不足必然目光短淺。當然,高也罷,低也罷,反正都是在下棋。細細想來,往古來今,誰人不是在博奕呢?
世事如棋,千折百曲,變化無窮,有時一著不慎,滿盤盡輸。不過,棋枰對奕,儘可往復千遍,錯了還能重來;而人生卻是一次性的。這種直線單行,使它的每一瞬間、每一軌跡,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這就要求,必須識機在先,巧加抉擇。
不能預先看出五步、十步,難稱高手;但世事充滿了不確定性,由於它系無數細節構成,而細節盡多玄機、隱秘,經常呈現非理性狀態,並無邏輯可循。所以,更多時候倒是:縱使機關算盡,到頭來並不盡如人意,甚至完全悖反。“本來要馳向草原,結果卻闖進了馬廄”,是司空見慣的事。
楔子
由於祖籍在河北,所以,我從小就知道許多同河北有關聯的大人物,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父親說,趙匡胤出生在洛陽的夾馬營,可是,他的祖籍是河北涿州。接著,他就給我講述了一個“趙匡胤輸華山”的故事。
傳說,趙匡胤家境貧寒,從小就走南闖北,飄泊江湖。賭錢賴帳、放潑耍刁,是他一貫的習性。有一年他來到了華山腳下,當時,走得又飢又渴,一眼看見一個老漢的身旁放著一筐鮮桃,真是“欲渡河而船來”,於是,二說沒說,撿起來就吃,不大功夫,半筐桃子就下肚了。這回精氣神也足了,力氣也恢復了,便伸了伸懶腰,抬起身來就走。老人笑了笑,說:“壯士,你吃了我的桃子,分文不付,抬腿就溜,連句道謝的話也沒有。是不是太不通情理了?”
“錢?什麼錢?要多少?”吃東西要付錢,對趙匡胤來說,好像是天外奇聞。
老人說:“算啦,多要你也付不起,就給一文錢吧。”
趙匡胤眨了眨眼睛,“好漢做事好漢當,吃了東西就付錢。別說一文錢,再多也付得起。”說著,就渾身上下摸錢,可是,“阮囊羞澀”,空空如也。漲得他滿面通紅。
老漢長嘆一聲,說:“這就叫:一文錢憋倒英雄漢!”
窘迫中的趙匡胤,這時才發現老漢身旁有個石制的棋盤,還備有一副棋子。便說:“這樣吧,咱們倆下棋,我贏了,就算付了你桃子錢。”
老漢接上問道:“若是輸了呢?”
趙匡胤心想,別的我不敢說,下棋我可是高手,於是,漫聲回答:
“平生不懂得什麼叫輸。”
一盤下定,趙匡胤果真贏了。他更加志得意滿,提出再擺第二盤。老人說:“你還了我的桃子錢,也就算了。天色不早,你還要趕路哩。”趙匡胤一向爭強好勝,只贏一盤,豈肯罷休。他打定主意,要讓老漢輸得目瞪口呆,最後忘記了東西南北。於是,連聲說:“再下兩盤,再下兩盤,看我怎樣連中三元。”
兩人又重新對奕。哪裡料到,第二盤沒走出幾步,趙匡胤就敗下陣來。接著,又下了第三盤,趙匡胤輸得更慘。
老漢說:“我勸你見好就收,你偏不肯。哎!世事如棋難自料,心思耗盡死方休啊!”趙匡胤這時候才察覺到這位老人大有來歷,便苦苦央求,請他指點迷津。老人不肯多
說,趕忙轉移話題,說:“你已經賭輸了,那用什麼來償這筆賭注啊?”
趙匡胤信口回答:“押上華山!等我將來有了出息,再往回贖。”
老人掀髯一笑,分手時,囑咐他:“若要出息,快去投軍!”
後來,趙匡胤知道,這位老者原來是大名鼎鼎的陳摶老祖。
陳摶自號扶搖子,活了一百一十九歲。《宋史》有傳,說他早年熟讀經史百家之言,以詩馳名後唐。他隱居華山,以善睡著稱。周世宗曾把他關在房中,專門考察一番,結果,一個月過去,他還在熟睡。後來,他寫了一首《對御歌》給皇上:
txt小說上傳分享
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