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雜矛盾,總是含而不露,始終採取穩妥的方針,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今天他實在不高興,才說了上面那句話,不想引出辛哲仁破例的歉意和感激,倒使他有點過意不去似的。出於這樣的心理,他不得不再說一些話,於是說:“都是為了工作,對我你用不著客氣。說心裡話,我確實為太城很焦慮,這麼長時間弄不好,我是有責任的。我在想,我們該怎麼辦呢?”
辛哲仁沉思了一會說:“我們已經把太城縣交給慄寶山了,我們還是應當充分地相信他,他怎麼搞有他的自主權。
至於從小道上聽到的這件事,我們既不瞭解具體的情況,縣裡又沒有請示報告,我們能說什麼呢?“
楊鶴鳴完全領會了辛哲仁不過問。不反對、不支援的“三不”原則,坐了一會,告辭走了。
辛哲仁懷著既興奮又憂慮的心情回到家裡,幾乎一夜未能入睡。
第二天早晨,他到辦公室剛看完兩份檔案,就見政法委書記邢萬超行色匆匆地邁進他的辦公室。
“辛書記,太城縣昨天晚上發生了一起重要的案子。”邢萬超進門後就向辛哲仁說道。
“是嗎,發生了什麼案子?”辛哲仁本來就很緊張的心,不由得又緊縮了一下,隨即問道。
邢萬超便把大字報的情況及內容彙報了一遍。末了說:
“是縣政法委剛用電話報告的,有的情況不一定十分準確。”
辛哲仁聽完彙報,心裡想,這張大字報既是一件壞事,也是一件好事。它表明,銀俊雅跟太城縣的邪惡勢力似乎不是一起的。它也說明,慄寶山乾的那一手擊到了那些人的痛處,使他們迫不及待地用這樣暴露的方法進行反抗。辛哲仁認為,大字報明顯地違犯了憲法,其造謠誹謗亦很明顯,是他表明態度,支援慄寶山的機會,於是向邢萬超指示說:
“慄寶山召開萬人大會給銀俊雅平反,沒有給地委請示報告過,地委不瞭解具體情況,不能說對還是不對。但不管怎麼樣,張貼大字報是錯誤的,違法的。其中的內容,在沒有提出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也只能認為是造謠和誹謗。政法部門應當儘快偵查破案,依法懲處作案者。”
辛哲仁的指示很快傳到了太城縣。在幹部和群眾裡面進一步形成有利於慄寶山的態勢。
限期破案的指令就像一塊如山的巨石壓在了石有義的頭上,他又是害怕又是惱火,關起門來給賈大亮打電話,訴說心中的不平。賈大亮安慰他,鼓勵他,激將他,讓他還按既定的去做。石有義聽了賈大亮的一番話,重新鼓起勇氣,馬上去找黃福瑞。
黃福瑞知道大字報的來頭,想透過下鄉躲開這件事,剛出辦公室的門,就讓石有義堵住了。
“黃縣長,你上哪兒去?”
“我要到金溝鄉去。”
“黃縣長你待一會走,我要給你彙報彙報大字報案件的事。”
“慄書記和金主任他們不是都去了嗎?你按他們的指示辦,我到金溝鄉有點急事。”
石有義擋住不讓他走:“再有急事也急不過這個案子呀。
你是一縣之長,我是你手下的公安局長,這樣大的案子,我不向你彙報怎麼能行。“
“給大亮縣長彙報一下不行嗎?公安工作不是歸他分管嗎?”黃福瑞想推到賈大亮身上。
石有義說:“歸他分管是歸他分管,可也得看是什麼事呀,像這樣大的案子,牽扯到書記的案子,你這個當縣長的不瞭解不過問合適嗎?”
黃福瑞聽了石有義的這句話,只好返回到辦公室,聽石有義的彙報。石有義簡要彙報完案情以後,重點彙報他的偵破方案。其中包括成立以黃福瑞為核心的領導小組,組建五十個人的破案班子,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摸底排隊,一旦發現可疑線索,立即採取監控、傳訊、拘押等過硬措施,晝夜作戰,窮追猛打,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石有義最後說:“黃縣長如果認為這個方案可行,我們立即付諸實施。另外,請黃縣長先撥五萬元專案經費,以應急需。”
黃福瑞心裡很明白,只要他一表態,或者只要他把五萬元撥過去,即使什麼話都不說,也等於他同意和支援了石有義的方案。那麼,今後由此產生的一切,都得由他負責。後果他也能想象得出來,一定是興師動眾,懷疑一切,弄得人人自危,處處不安,甚至亂捕無辜,搞逼供信,製造冤假錯案。他也知道,他們這麼搞的目的,是要激起廣大群眾對慄寶山的不滿。而他將成為兩頭都不落好的罪人。群眾會罵他,慄寶山會罵他,賈大亮一夥更會把一切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