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公司可以給CEO支付上百萬的薪金,但對那些真正能為公司創造新財富的人,支付的薪金卻不到6位或7位數字。”——加里·哈默爾
※BOOK。※虹※橋書※吧※
用自己的方式說出來
重新描述問題的重要性
背景
嘗試用自己的方式來說出你的問題。當一個創意呈現在你面前而你並不理解它,那這個創意或許是因為表達得不夠好,或許是因為這只是個在華麗辭藻包裝下的一個差勁創意。有一個竅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可要求對方把你當成孩子來講述他的創意。這個辦法很有效,因為當你向孩子講述事物時,想糊弄過關可是不行的。
很多人喜歡用讓人琢磨不透的言語來描述事情,使你不明白究竟哪裡有問題,你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卻無功而返。這種現象與日俱增,人們已經習以為常,就算知道一個單詞實際上很難描述它所代表的意義,人們依然會使用它,比方說寬頻、無線等等。這就導致出現了一些說不通或讓人無法理解的創意。
當有人向理查德·費曼(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解釋他的皮鞋磨損是由於摩擦力導致的,他反問道:“究竟什麼是摩擦力?”他當然很清楚摩擦力的含義,他只是希望能聽到用一個過程來解釋這種現象,而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他對這樣的解釋很滿意:“皮鞋磨損是因為和人行道相摩擦,人行道上凹凸不平的路面慢慢地將皮鞋削薄,最終磨破。”
就像“皇帝的新裝”這個故事所闡明的道理:兒童最善於揭露謊言,讓事實大白於天下。讓你的創意再真實一些吧!
腦力激盪
你的創意經過孩子的測試了嗎?用對兒童說的話來描述你的創意,這聽起來有點孩子氣,或許也的確如此,但這卻是能讓你的創意由模糊變清晰的最有效方式。
現在再進一步考慮:對於如何再發展你的創意的想法,孩子們又會如何發問呢?這種方式非常富有成效。
“現在很多類似重新規劃或重組的流行的管理方式大都基於目前想法的演繹。雖然這種管理方法的目的是想改善現狀,但事實上只能讓企業不落伍,而並不會讓企業位居前甲。這種管理方法沒能建立一個新部門來發展新的假設並創造新的知識。僅僅削減費用、改善商業流程是遠遠不夠讓企業超前的。”——提古金·讓·奧那卡博士
虹橋書吧。
做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
懷疑真理,善於改變
背景
1895年,英國科學院的院長宣稱會飛的機器是一項永遠不可能實現的技術。幾年後,萊特兄弟就證實了人類歷史上這個最長久的夢想是可以實現的。此後,人們又認為人類永遠不可能超越音速,因為這在當時的物理學上是不可能實現的,那時的流行說法是:如果我們還愚蠢地去做超越音速飛行的話,那麼飛機會爆炸的。
事實上,在1947年美國的戰鬥機Bell x�1已經超越了音速,而現在的民航客機也早已超越了音速,往返飛翔在大西洋上數十年了。在幾年前,還有人認為太空旅行在幾十年內是不可能實現的。億萬富翁丹尼斯·提託卻在2001年證明太空旅行是可以實現的,只要你願意花數百萬美元的話。
在人類歷史上,真理總是在後來又被證明是謬論,我們無法理解人類為什麼會那麼愚蠢。再舉個例子,HP公司聘請的顧問曾經估算出市場上最多需要5000臺計算機,但HP公司並未採納顧問的意見,他們在5年內銷售了75000臺計算機!
迄今為止,判斷最失敗的當屬查爾斯·杜埃爾,他在1899年發表言論:“所有能夠發明的都已經被髮明瞭。”查爾斯·杜埃爾本人作為美國專利局局長,說出這樣的話實在可笑。他在同年辭職僅僅因為他認為不會再有新發明了。
這的確很可笑,可憐的查爾斯·杜埃爾錯過了很多發明,如計算機、手機、網際網路和核武器。但“責人必先責己”,我們已經有很多最終證明是錯誤的事情,如果杜埃爾沒有說過那樣的話卻載入史冊,那就更讓人羞愧了。但一位美國學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證明杜埃爾不是被逼迫辭職的。換句話說,歷史就是由一系列許多人都相信的稀奇故事構成,我們認為這些神話是真理只是因為我們聽的次數太多。儘管杜埃爾的話不正確,但此話帶來的警示卻流傳至今,“永遠不要說絕對的話,否則,你一定會自食其果”。
腦力激盪
寫下你所在部門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