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5個陷阱可以順利透過。慧慧對這個標準很不滿足,為什麼不可以要求自己做到100%的透過呢?
一次討論課(3)
他把穿過秘道當作一個過程,向南走1000米到達Ⅰ點,再向東走1000米到達Ⅱ點,再向南走1000米到達Ⅲ點(秘道的出口)。他認為,只有準確無誤地到達Ⅰ點,才談得上準確無誤地到達Ⅱ點,也才談得上準確無誤地到達Ⅲ點。為什麼有的人總是習慣於把精確界定的事情搞成“差不多”或者似是而非呢?慧慧認為這是不可以原諒的。他把到達每一個點的誤差控制在0米!他從來不覺得這樣做是不合理的,或者說是不科學的。為了達到要求,他用筆在紙上畫了準確的座標和行走路線圖。
慧慧有堅定的意志和執行力,他相信自己訓練有素,並且有預案,更重要的是有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的適應能力,一定可以順利地透過秘道,而且是最快的。他帶上骨頭、水以及圖紙和筆,滿懷信心出發了。
進入了秘道後,慧慧發現,秘道里面靜悄悄的,根本沒有外面的世界明亮。他意識到,越往裡面行走,視線會越來越不清晰。
這裡偶爾有蜘蛛向他招呼,於是,他決定把蜘蛛作為自己的同伴,並明確與蜘蛛協作的方式。
他開始用透過陷阱路的標準步伐在秘道里向既定的方向走去,在開始的100米,他找到了第一個陷阱。他對這個陷阱做了一次全面的分析,他總結了秘道陷阱的特點,他發現以前的步伐標準有缺陷,不能完全適應秘道陷阱的特點。於是,他自覺提高了步伐標準的要求。他的努力使他成功地避免了陷阱的困擾,但他並不因此而自滿,而是依然對可能出現的陷阱保持高度警惕!
雖然自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秘道的分支比想象的還要多。為了避免迷路後不斷地返回重走的惡性迴圈,慧慧堅持一邊行走一邊觀察記憶周圍的景物,再經過自己的分析判斷方向和距離。這使他很少發生迷路的情況。
由於路程的延長,秘道兩旁的景物也在不斷地發生難以預料的變化。於是,他一邊行走一邊在路線圖上用筆標下重要的標誌物,這有助於他保持清晰的頭腦。
秘道的光線變得更暗了,他的視野範圍也變得越來越小。當他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他便開始詢問蜘蛛。
一開始,他向蜘蛛詢問將要出現的情況;後來,他不但向蜘蛛詢問將要出現的情況,還將重要的資訊記錄下來;再後來,他不但要將重要的資訊記錄下來,還根據記錄提出新的問題和意見……慧慧與蜘蛛密切配合,相互協作達到了高度一致,而且他們還把這種默契的配合形成了一種規則和制度。
慧慧先後準確無誤地到達了Ⅰ點和Ⅱ點。接著,他成功地透過了一些危險路段,他感覺到自己的行走速度由慢變快,而且越走越快。最後,他感覺自己的行走就像飛一樣的快!
慧慧越來越接近秘道的出口。
最後,慧慧只用了1個小時,只耗費了一丁點的骨頭和水,就順利到達了Ⅲ點——秘道C的出口。
推開那扇我們已熟知的大門,慧慧看到,迎面是一扇巨大的書櫃。書櫃中,有一卷發黃的羊皮卷。
他小心地開啟它,在第1頁,赫然寫著這樣的字句:
那個發現它的人,就是第一個開啟它的人。
他翻開第2頁,發現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正在牽引著他。在一種暈眩中,他看到了一行更令他吃驚的文字:
歡迎回到人類。
……
“太精彩的一個故事了!”比爾又率先叫道,“但是它還是沒有說出來那個法則。”
“這也正是今天我們要去學習的一個法則!”克勞士比先生拉開窗簾,讓午後的陽光深深地透進來。那種帶著暖意的陽光打在臉上,讓我感覺到剛才彷彿經歷了一次重生。
“你們三個人,可以把自己裝扮成故事中的某個角色。比爾,你可以扮演一下聰聰;蓋瑞,你可以扮演一下明明;楊,你可以扮演一下慧慧。”
我們三個人閉上了眼,沉浸在對自己角色的回味之中。
克勞士比先生打破了沉默,問道:“蓋瑞,你告訴我,你所感知到的明明,他具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一次討論課(4)
“您是指在做事的方法上嗎?”蓋瑞問。
“是的。”
“嗯。”蓋瑞想了一會兒,“首先,我是一個很忠誠的人。為了完成任務,可以不顧一切,但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