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悄扣下《文匯報》,直到《智取威虎山》全部登完,才轉交其他師傅閱讀。一個週末,我把報紙帶回家,趁著星期天休息,將報紙攤開按畫幅大小剪成一幅幅,然後用夾子夾起來。這既是近四年來第一次見到的連環畫,又是我親手製作的連環畫剪報,我將它放入書櫃裡。過了幾個月,書店裡賣上海正式出版的《智取威虎山》,印得很清晰,裁得也整齊,我馬上買了一本。既然有了正式書,剪報作用不大,我便處理了。如果能保留到今天,這本樣板戲剪報,其價值將不同尋常。遺憾的是難以挽回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4 外出購書
外出購書
僅僅在石樓車輛段這個基層單位勞動了兩年多,我就被抽調回城裡。隨後七年多時間,我一直從事群眾文化工作,使我得到很大鍛鍊,對社會對生活的認識豐富多了,也深刻多了。
1972年3月,先被鐵路分局宣傳部借調到一個寫作班子裡,名目是為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30週年,具體任務是參加撰寫分局先進典型“毛澤東號”機車組事蹟的長篇報告文學。寫作完成後,5月底返回單位。
同年八月份,又接到通知,讓我去分局宣傳隊報到,這一去,就再也沒回石樓段工作,從此告別基層,成為分局直屬文藝宣傳站(後改為俱樂部)的職工。我在文藝組任幹事,平日負責創作組的工作,與幾位同仁蒐集材料編寫節目,到了大隊人馬集中時,便組織安排宣傳隊員們排練,然後帶隊參加“五一”、“十一”的遊園演出,再下沿線去慰問職工和家屬。
宣傳站的工作很忙,且流動性強,經常外出,這為我買書提供了方便。出於工作需要,每年發給我們每人一張通勤車票,在分局管線內可任意乘坐,如果去更遠地方,只要去分局開張往返車票就行了。
從1973年開始,我每年都能帶宣傳隊去張家口、承德地區演出,或者去天津、石家莊、太原等地參加鐵路系統文藝會演,為了創作或學習外單位工作經驗(稱作取經),還去過瀋陽、唐山、濟南和南京。公務之餘,我都會抽時間去當地新華書店轉轉,購買在北京見不到的連環畫。因此我對這些城市裡書店的位置,都比較清楚。
以上說的都是乘工作之便順帶買書。我還專門外出買書,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天津。
“*”中後期,有那麼幾年時間,我每年逢三隔五,都要往天津跑,目的很單純,就是為買書,原因也很簡單,乘車免費,而且去天津從來不會空手而歸。
由於 跑天津的次數多了,已經形成大體相同的模式,不妨介紹一番。
臨出發之前,頭天晚上準備好一軍用水壺白開水,再買上兩個火燒夾油餅,用包麵包的蠟紙包好,放在揹包裡。動身那天,早晨六點起床,騎車到北京站,趕乘七點多的車,九點多就到達天津。下了車先奔候車大廳,因為大廳一角有座書亭,那裡常出售天津出的連環畫,讓我意外地得到驚喜。然後步行過海河橋,不遠處有家書店,有時也能見到新書。沿路跋涉,逐漸來到繁華商業地帶。這裡每走一兩站地便能見到一家書店。我懷著期待的心情進到店裡,一頭扎到連環畫櫃檯前,仔細巡視,搜尋眼生的新面孔,只要見到我缺的書,當即買下。商業區的書店均較大,書也品種多,我逗留的時間相對也長。
到了十一點鐘,已轉完四、五家書店,腿腳有些累,肚子也空了,於是走到海河邊,找個地方坐下,掏出乾糧果腹,再喝下半壺水。小憩片刻,又邁開雙腿朝東北角奔去。那裡有一家大新華書店,外地版連環畫較多,我的一些缺本,就是在那裡買到的。時間如果還早,再去北站附近的書店,如果不早,就算了。
下午三點多,搭乘無軌電車,花七分錢回到東站。我去售票處要個坐號,然後在候車大廳等車,乘機將當天的收穫瀏覽一遍。上了四點多的列車,挑選出剛買的書打發時間,七點左右就回到家裡了。一天的戰鬥圓滿結束。
那時我年僅三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跑天津不但充滿樂趣,而且有收穫,心情格外舒暢。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5 只買不讀
只買不讀
由於周總理親自過問督促,1970年起,連環畫起死回生、復甦了,各地出版部門不但組織創作,而且抓緊出版,不長時間內,連環畫就在大小書店的書架上陳列開來。樣板戲的移植編繪打響第一炮,接著就是各類先進人物的成長經歷和事蹟,再有就是工廠農村商店學校等領域的階級鬥爭故事。
將樣板戲改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