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1/4 頁)
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搶掠,因為參與這次搶劫的四十多個倭寇並不是一般人,他們是浪人。
所謂浪人,就是失去土地的日本武士,關於武士群體就不多說了,但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即使在日本國內,武士也是一個十分稀少的品種。
在日本戰國時期,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是天皇,實際控制者是各大諸侯,又稱為大名,而武士是大名的屬下。即使是如織田信長之類的大諸侯,手下的武士也不過一兩千人而已。
作為武士團體的成員,他們從小就接受過嚴格的武術和體能訓練,大多數人都練習劍道,練就了一身砍人的技術,即使參加黑社會火拼,拿西瓜刀對砍,估計一個對付五六個都不成問題。
更為可怕的是,他們其中的某些人還曾練習過“陰流”,這是日本刀術中的一門絕技,傳自日本的絕頂高手,“劍聖”上泉信綱。
雖說練這門功夫的人並不多,也並非個個都是劍聖,但足可稱得上是一流高手。而在當時到中國來搶掠的日本人中,也有著他們的身影。
有證據顯示,在嘉靖三十四年的這次事件中,參與搶劫的四十多名案犯,並非跑船的日本農民,他們幾乎都是戰敗丟掉土地、找不到工作的武士。
而證據,就是他們隨身攜帶的那件特殊武器。
其實那些被稱為倭寇的搶劫犯,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多國部隊,除了日本人外,還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中國沿海的漁民、海盜等等,總之,大家是為了同一個目標(發財)走到一起來的。
這些人使用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老外們一般用火槍或佩劍,漁民、海盜沒有固定裝備,逮著什麼用什麼。
但這支無組織、無紀律的雜牌部隊之所以會有強悍的戰鬥力,是因為其中有著一群作戰頑強的日本武士與浪人,而無論在哪裡作戰,和誰作戰,他們都會使用同一種武器——武士刀。
不管在中國還是日本,只有武士或浪人才裝備武士刀,其實誰能帶,誰不能帶,也沒有專門的認證機構來管,真正的原因在於這種管制刀具是很貴的。
武士刀的製作十分複雜,要使用很多種不同的鐵和鋼料,然後用火爐加熱,同時由工匠大力捶打,可謂是千錘百煉,耗時長,純系手工製造,絕無批次生產。
由於此刀製作精良,且鐵鋼比例合理,所以兼具韌性和硬度,無論是拿去劈柴,還是砍人,都相當有效。
但擁有武士刀,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因為你就算買得起,也不一定養得起。由於該刀採用鐵鋼合金製造,容易生鏽,所以必須得好好伺候著,隔三差五就要去找人磨刀(使用特製磨刀石,費用很高),每天都要用油擦刀(據說還一定要用植物油),比上機油還麻煩。
就這麼個玩意,價格昂貴不說,天天都要保養,比大爺還難服侍,除了那幫死心眼的日本武士,誰都不願意折騰這東西。非但如此,這幫孫子把刀看得比命還重,1945年日本戰敗後,侵華日軍中許多有武士背景的軍官還曾向中國方面提出申請,希望帶走他們的家傳寶刀,表示如不允許,就切腹自盡。
不久之後得到答覆:切腹自便,把刀留下。
日本的許多名刀就此留在了中國,這也是為什麼無數日本人不遠千里,帶著大捆鈔票,跑到中國買刀的原因。
而根據史料記載,嘉靖三十四年的那批倭寇基本都是攜帶武士刀的浪人,且武藝高強、機動靈活,搶一票換一個地方,從不走空趟。
這樣的四十多個倭寇,其戰鬥能力可想而知,在當時,大致就相當於四十多個特種兵,而駐守各地的,大都是戰鬥力極差的守備兵,或是民團團練,基本上也就算個民兵水平。
民兵打特種兵,能打贏那才叫怪事,這幫劫匪也不攻城,搶了就跑,放在今天就是持械流竄犯,自然是難以圍捕,所以才會出現所謂打到南京城下的怪事。
這才是倭寇的真實實力,胡宗憲面對的就是這樣一群敵人,時而集中,時而分散,大隊倭寇戰鬥力強,不好打,小隊倭寇機動靈活,沒法打,為了幾十個人調集數千大軍圍捕,實在丟不起這個人,還不如去上吊。
就在胡宗憲一籌莫展的時候,一支奇特的武裝出現了,他們組成了民兵聯防隊,四處圍剿倭寇。而更讓人驚訝的是,曾縱橫千里、無人可擋,連政府軍都不怕的浪人倭寇,碰到他們卻總是全軍覆沒,落花流水。
因為浪人們固然是劍道高手,這幫兄弟卻是高手中的高手——少林寺的和尚。
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