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4/4 頁)
的“開悟”者就是“六祖”慧能,之後的德山和尚與臨濟和尚也聞名於世。
窮諸玄辨,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
此即所謂佛者之道。
而關於武者的道,大致可以用這樣一個故事來說明:
按照武術中的說法,兵器是越長越好,即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但據說五代年間,有一位高手用劍,卻是越用越短,到後來他五六十歲了,劍法出神入化之時,居然不用劍了,每逢打架都是光膀子上陣,卻從未打敗過。
當我看到這個故事時,才真正開始相信一句小說中的常用語: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朱熹的道源自儒家,又叫做“理”,既不是開悟,也不是練習武術,這玩意兒是從書中讀出來的,而且還是能夠拿出去用的,一旦通理,便盡知天下萬物萬事,胸懷寬廣,寵辱不驚,無懼無畏,可修身,可齊家,可治國,可平天下!
唯天下至誠,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贊天下之化育;可以贊天下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此即儒家之道。
上面大致解釋了道的意思,如果某些文言看不大懂的話,也不用去找翻譯了,概括起來,只要你懂得三點就夠了:
一、道是個稀罕玩意兒,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
二、無論什麼職業什麼工種,悟道之後都是有很多好處的。
三、悟道是很難的,能夠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也就這樣了,能看明白就行。
說了這麼多,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沒有解決,既然道這麼好,那怎樣才能悟道呢?
還是按照職業來劃分,如果你去問一個已經開悟的和尚,得到的回答會十分有趣。
對於這個問題,守初和尚的答案是:麻三斤。
丹霞禪師的答案是:把佛像燒掉取暖。
清峰和尚的答案是:火神來求火。
德山和尚的答案是:文殊和普賢是挑糞的。(罪過罪過)
他們並不是在說胡話,如果你有足夠的悟性,就能從中體會到“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的真意。所謂目中無佛,心中有佛,正是佛法的最精髓之處。
而佛家悟道的唯一途徑,也正隱藏在這些看似荒謬的語言中,簡單說來就是三個字——靠自己。
他們以各種聳人聽聞的話來回答問題,只是想要告訴你,悟道這件事情,不能教也是教不會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可以幫你。
可是高僧們的答案可操作性實在不強,一般人幹不了,很難讓我們滿意,我們再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