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4/4 頁)
聽見響聲回過頭來時,徐階已經跌落山崖。
這位父親大人即刻放聲大哭,枯井多少還有個盼頭,懸崖底下就是閻王的地盤了,地府招人那叫一收一個準。
痛快哭完了,還得去下面收屍,父親帶了幾個幫手繞到了懸崖下,可是左找右找卻始終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總不能飛了吧,父親抬起頭,看見了掛在樹上的兒子。
從此以後,徐階的經歷就成了街知巷聞的奇談,所有的人都認為如此大難竟然不死,此人必有後福。
這話似乎沒錯,從此徐階的生命踏入了坦途,但人生的最大一次考驗仍在前方等待著他,只有經受住這次比死亡更為痛苦的折磨,他才能成長為忍辱負重、獨撐危局的中流砥柱。
這之後的日子是平淡無奇的,正德八年(1513),徐階的父親辭去了公職,回到了華亭縣老家,在這裡,徐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十分聰明,悟性很高,四年之後,他一舉考中了秀才,進入縣學成為生員。
正德十四年(1519),十七歲的徐階前往南京參加鄉試,結果落榜,只得打道回府,繼續備考。
但這對他而言未必是件壞事,因為就在第二年,一個人來到了他的家鄉,並徹底改變了徐階的一生。
正德十五年(1520),一位新科進士成為了華亭的知縣,他的名字叫聶豹。
應該說聶豹是一個稱職的知縣,而在公務之外,他還有一個愛好——聊天,每天下班之後,他都會跑到縣學,和那班秀才一起探討經史子集。
正是在那裡,他遇到了徐階。
當聶豹第一次和徐階交談時,這個年輕人高超的悟性和機智的言辭就讓他大吃一驚,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前途不可限量的可造之材。
於是,當談話結束,眾人紛紛散去的時候,聶豹私下找到了徐階,問了他一個問題:是否願意跟隨自己學習。
徐階不傻,他清楚這意味著什麼,所以他毫不猶豫地作了肯定的答覆。
自此之後,徐階拜聶豹為師,向他求學。
但徐階沒有想到,這個看上去極為尋常的縣官,卻並非一個普通人,他即將展示給徐階的,是一個神秘新奇的世界。
不久之後,徐階便驚奇地發現,聶豹教給他的,並不是平日談論的經史文章、更不是考試用的八股,而是一門他聞所未聞的學問。
在徐階看來,這是一種極其深邃神秘的學識,世間萬物無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