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4/4 頁)
綜合起來是這麼個意思,打仗的時候,最次的打算,是攻城,而攻擊時,如果人數十倍於敵人,就圍他,五倍,就攻他。
城裡,有五萬日軍。
李如松的手上,也就五萬人。
在守城戰中,防守方是很佔優勢的,平壤戰役中,李如松用四萬打兩萬,耍了無數花招,費盡力氣,才最終得以攻克。
五萬人攻五萬人,任務是艱鉅的,困難是突出的,勝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當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王京之時,一場意外卻徹底攪亂了這個困局。
萬曆二十一年(1593)正月二十六日,李如松釋出了一道命令:
總兵查大受、副總兵祖承訓、遊擊李寧,率三千精兵,前往王京探路。
僅僅半天之後,他接到了明軍送回的戰報:
我軍於半路遇敵,大受(查大受)縱兵急擊,斬獲六百餘級。
自平壤之後,日軍毫無戰力,這種打落水狗的報告,李如松已經習慣了。
如果一個人長期聽到同一型別的訊息,他就有可能根據這類資訊,做出自己的判斷。
所以一貫謹慎的李如松,做出了一個決定——親自前往偵察。
其實就李如松而言,這個行動並不算大膽,平壤激戰時,他就敢騎馬四處逛,現在自然更不在話下。
但他絕不會想到,一切都將因這個決定而改變。
萬曆二十一年(1593)正月二十七日,李如松率副將楊元、李如柏、張世爵,統領兩千騎兵向王京前進。
部隊的行進速度很快,沒過多久,便到達了馬山館,這裡距離王京,只有九十里。
李如松突然拉住了韁繩。
長期的戰場感覺告訴他,前方可能不像自己想得那麼簡單。
於是他想了一會,下了一道命令:
“我帶一千人先行,副將楊元率軍一千,隨後跟進。”
就是這道命令,挽救了他的性命。
分兵之後,李如松繼續出發,很快他就到達了另一個地方,這裡據王京僅四十里,名叫碧蹄館。
在這裡,他終於看見了遍地的屍體和兵器,很明顯,這裡就是查大受所描述的戰場,而震耳的廝殺聲告訴他,這場戰鬥還沒有結束。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帶兵衝了進去。
衝進去後,才發現事情壞了。
一天前,查大受得意樣樣地發出了捷報,事實上,他也確實打了勝仗,殺了人家幾百口子,還不肯罷休,非要全殲不可,結果追著追著,追出問題來了。
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