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頁)
越過那歷史的迷霧,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強大自信朱棣,相反,在那光輝的寶座上,坐著的是一個面色蒼白的中年人,用警惕的眼光看著周圍的人,並不斷地對他們說:
“這是我的寶座,你們不要過來。”
我相信這就是歷史的真相。
事情終於告一段落了,朱棣一如既往地陷入了沉思之中,經歷瞭如此的風雨波折,沒有人知道他此刻在想什麼。一般在這個時候,沒有人敢打擾他,但朱能例外,他戰功顯赫,是朱棣的頭號親信。為了報告搜捕建文餘黨的訊息,他如往常一樣走到朱棣的身邊,開口打斷了沉默:
“殿下,……”
朱棣的頭猛地抬了起來,用一種極其陰冷的眼光注視著朱能。
朱能畏懼了,那可怕的目光讓他不寒而慄,即使戰場上的拼殺也從未讓他如此膽寒,他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於是他改正了這個錯誤。
“皇上。”
朱棣終於還是走入了代表最高權力的大殿,這個大殿他並不陌生,以前他經常來磕頭朝拜,或是上貢祈憐。但這次不同了,他已經成為了這裡的主人。他正坐在皇帝的寶座上,俯視著群臣。雖然這個位置不久之前還屬於他的侄子朱允炆,雖然他的即位無論從法律的實體性和程式性上來說都不正常,但有一條規則卻可以保證他合理但不合法的佔據這個地位。
這條規則的名字叫做成王敗寇。
朱棣終於勝利了,他接受著群臣的朝拜,這是他應得的,他付出了努力,現在是得到回報的時候了。父親的身影似乎又在眼前浮現。
你雖然沒有把皇位交給我,但我還是爭取到了,憑藉我自己的努力。我會用我的行動證明我才是這個帝國最適合的繼任者。我不會讓你失望的,這個龐大的帝國將在我的手中變得更加強大!我將把你的光輝傳揚下去,讓所有的人都仰視我們,仰視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
大明!
貳
朱棣篇
第一章 帝王的煩惱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朱棣坐在皇帝寶座上,俯視著這個帝國的一切,之前那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似乎還歷歷在目,但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對於那場鬥爭中的失敗者朱允炆來說,政治地位的完結意味著他的人生已經結束了,無論他本人是生還是死。但對於朱棣而言,今天的陽光是明媚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今後的很長時間內,他將用手中的權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個富國強兵的夢想。
這個夢想不但是他的,也是他父親的。
【證明】
當然在這之前,他必須先做幾件事情,這些事情不完成,他的位子是坐不穩的。
最重要的事情是,他要證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
雖然江山已經在手,但輿論的力量也是不能無視的,自己的身上反正已經被打上了反賊的烙印,沒辦法了,但至少要讓自己的子孫堂堂正正的做皇帝。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使用了兩個方法:
其一、他頒佈了一道命令,下令凡是建文帝時代執行的各項規章制度與朱元璋的成例有不同的,全部廢除,以老祖宗成法為準,這倒不是因為朱元璋的成法好用。只是朱棣要想獲得眾人的承認,必須再借用一下死去老爹的威名,表明自己才是真正領悟太祖治國精神的人。
其二、他命令屬下重新修訂《太祖實錄》,此書已經由建文帝修過一次,但很明顯,第一版並不符合朱棣的要求,他需要一個更為顯赫的出身,因為類似朱元璋那樣白手起家打天下,開口就是“我本淮右布衣”,擺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一套已經行不通了。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人願意做叫花子的,於是,親生母親被他扔到了腦後,馬皇后成為了他的嫡母,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在後面還會詳細敘說。
此外,他還指示手下人在實錄中加入了大量小說筆法的描寫,如朱元璋生前曾反覆訓斥朱標和朱允炆,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而對朱棣卻總是讚賞有加,一看到朱棣就滿面笑容,十分高興。甚至在他死前,還反覆詢問朱棣的下落,並有意把皇位傳給朱棣。但是由於奸詐的朱允炆等人的陰謀行為,合法的繼承人朱棣並沒有接到朱元璋的這一指示。於是,本該屬於朱棣的皇位被無恥的剝奪了。這些內容讀來不禁讓人在極度痛恨朱允炆等奸邪小人之餘,對朱棣終於能夠奪得本就屬於自己的皇位感到欣慰,並感嘆正義終究取得了勝利,好人是有好報的。
當朱棣最終完成這兩項工作時,他著實鬆了口氣,不利於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