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架時那一聲吆喝:“你小子別走,等我叫人來收拾你!”
但這一招是否有用並不決定於朱棣本人,而是取決於另一個人的愚蠢程度,他之所以要跑到高處,也正是希望自己的這個舉動被此人看見。
這個人就是李景隆,這一次他又沒有辜負朱棣的期望,看見朱棣的這一行動後,他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即認為北軍有埋伏,隨即號令南軍退後。就趁著這個時機,朱棣終於逃離了河堤,北軍也獲得了暫時的喘息之機。
李景隆雖然判斷錯誤,但他畢竟仍然佔據優勢,而此時的朱棣卻是真正的叫苦不迭。自從起兵到現在,還未經歷過如此慘烈的戰役,自己的全部軍隊已經投入戰場,再也拿不出一兵一卒,而自己本人也已經身被數創,極度疲憊,難道自己長達十餘年的準備和隱忍就要到此結束嗎?
不會,我絕不甘心!堅持下去,只要能夠堅持下去,事情一定會有轉機的!
就在這樣的信念支援下,朱棣率領他的軍隊繼續與南軍血戰。
堅持固然是可貴的,但是堅持就一定能夠換來勝利嗎,從此時的戰局來看,朱棣翻盤的機會微乎其微,看來除了指望老天爺幫他外,其他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
而且如果朱棣真的相信有老天爺的話,他恐怕也不會造反了。
朱棣的厄運還遠沒有到頭,此時的北軍雖然處於劣勢,但由於其素質較高,一時之間倒也能夠形成僵持的局面,然而就在此刻,南軍的一名將領又發動了新的攻勢,打破了這個僵局。
大將瞿能是南軍中最為勇猛的將領之一,僅次於平安,而在這場戰役中,他更是極其活躍,狀態上佳,如同打了興奮劑一般。他左衝右突,砍殺了無數北軍士兵,勇猛過人。但此人絕非只有匹夫之勇。
在僵持的戰局中,他以自己敏銳的直覺察覺到了戰機,朱棣已經抵擋不住了,只要再來一次衝擊,他就會被完全殲滅!成此大功,捨我其誰!
此時戰場上計程車兵們已經殺紅了眼,自天明打到中午,雙方隊形已經完全混亂,夾雜在一起,僅憑衣著展開激戰,完全談不上什麼戰術了。
瞿能以其冷靜的頭腦重新組織了大群士兵,並將他們重新整隊編排,他要發動最後的攻勢,徹底打敗朱棣!在準備妥當後,他大呼“滅燕!滅燕!”的口號率先向北軍發動衝鋒,估計隊伍中也有人喊“同去,同去!”他手下計程車兵見主帥如此拼命,大受鼓舞,紛紛冒死向敵陣衝去。
瞿能的衝鋒徹底打亂了朱棣的防守體系,原本已經十分薄弱的防線又被南軍騎兵分割成幾段,看來朱棣的天子之路就要到此為止了。
但接下來卻發生了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這件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其詭異之程度實在不能無法用歷史規律來解釋。
此事發生在瞿能發動衝鋒,朱棣軍隊即將崩潰時,要形容這件事情,我們必須換用《封神榜》或是《西遊記》中的語言:“本是晴空萬里之天,突然天地變色,飛沙走石,妖風四起,但見那妖風纏繞營中帥旗,只聽得咔喳一聲,旗杆折斷,大旗落地!”
這件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這風早不刮晚不刮,單單就在這個時候刮起來,這麼大的戰場,刮點什麼不好,偏偏就把帥旗刮斷了。若非此事載於正史,也真是讓人難以相信。
南軍懵了,這個變故是誰也沒有想到的,當時計程車兵們十個裡面有九個都是封建迷信的受害者,朱棣起兵時房上掉兩片瓦,都要費盡口舌解釋半天。如今連當打仗的旗幟也被吹斷了,就如同做生意的被人砸了招牌,惶恐不安之際哪裡還有心思去打仗?
而朱棣卻是大喜過望,他的運氣真是太好了,毫無出路之時竟然出現如此轉機,其發生機率大概相當於我們今天買兩塊錢彩票中五百萬鉅款。當然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在他後來的軍事生涯中,他還會再中兩次五百萬。
朱棣是一個能夠抓住戰機的人,他趁著南軍驚恐不安之時,繞到南軍後側,發動了猛攻,南軍驚慌失措之餘無力抵擋,全軍潰敗。朱棣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天,藉著風勢順便放了一把火,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在漫天大火之中,北軍發動了總攻擊。
突然發生的變化,讓瞿能大為意外,回眼望去,大本營已經陷入一片火海,士兵們四散奔逃,北軍騎兵到處出擊追殺逃跑的南軍。敗局已定,大勢已去,而自己突入敵陣已被重重包圍,想要突圍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他回望一直跟隨自己拼殺的兒子,苦笑道:“今日即在此地為國盡忠吧。”隨即率軍奮死拚殺,父子倆最終都死於陣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