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4/4 頁)
屠殺的目錄中加入了方孝孺的朋友和學生。
方孝孺是一個敢於反抗強暴的人,他雖然死得很慘,卻很有價值,他的行為應該成為讀書人的楷模,為我們所懷念。
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殺人犯在殘殺第一個人時是最困難的,但只要開了先例,殺下去是很容易的。
於是,朱棣開始了他的屠殺。
由於下面的內容過於血腥殘暴,我將盡量用簡短文言表達,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可以免觀。
鐵鉉,割耳鼻後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問:“甘否?”鐵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凌遲,殺其子。
黃子澄,凌遲,滅三族。
齊秦,凌遲,滅三族。
練子寧,凌遲,滅族。
卓敬,凌遲,滅族。
陳迪,凌遲,殺其子。
此外,鐵鉉妻、女,方孝孺女,齊泰妻,黃子澄妹沒入教坊司為妓女。
無言以對,無言可評。
【軟弱】
很多人在讀到這裡時,經常會發出朱棣是變態殺人狂之類的感嘆,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如我們前面所說,朱棣是一個有兩張面孔的人,他的殘暴只是對準那些反對他的人,而這些屠殺反對者的暴行並不能說明他的強大,恰恰相反,卻說明了他的心虛。
古羅馬的凱撒在得知自己的妻子與一個政治家通姦後,並未發作,雖然以他的權勢地位完全可以懲處那個人。他與自己的妻子離了婚,並在後來重用了那個與他妻子通姦的人。
凱撒並不是傻瓜,也不是武大郎,他是一個有著很強的權利慾望的人,他之所以能夠不理會自己妻子的背叛行為,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地位和威望有著極強的自信,他胸懷天下,相信屬於他的東西始終是他的。
是的,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知道,寬容從來都不是軟弱。
朱棣是一個軟弱的人,由於他的皇位來源不正,他日夜都擔心有另一個人會仿效他奪走自己的位置,他也畏懼那些街頭巷尾的議論,所以他不斷的屠殺那些反對者,修改了歷史。但事實證明反對者是始終存在著的,而歷史也留下了他殘暴的印記。
越過那歷史的迷霧,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強大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