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2)
《三輔黃圖》是成於魏晉的一部講關中地理、城闕、風水的書,而且書中還明確說:秦始皇的高曾祖父惠文王就已經開始建阿房宮,秦始皇只是對這一工程進行了擴建,始皇三十八年七月,阿房宮還沒建成,他便駕崩了。秦二世徵調修建阿房宮的七十萬囚徒到臨潼的驪山修建始皇陵,阿房宮工程就暫時中止。《三輔黃圖》的記載均引二手材料,組織頗為雜亂,有前後牴牾之處,不足為據。
秦二世元年四月,二世皇帝回到咸陽。《漢書》說他“復起阿房”,但是那一年天下大亂,工程即宣告停止。
以上,沒有一條可靠證據或說法能切實證明“阿房宮建成,但被項羽燒掉”這個說法,可見,項羽頭上從來沒有“火燒”的冤案,沒有“歷史誤傳”,更無所謂“翻案”“澄清”的任何必要。
難道《火燒阿房宮》這樣的評書也算“案”嗎?《阿房宮賦》本身是一篇文學作品,能作為史料依據嗎?歷時5年,耗費人力物力無數,耗費國家經費無數,就是圍繞著一個假命題轉圈,最後得出的結論也只證明了史學界已有的共識,真有些令人莫名其妙。
看來,如果有人說圓明園是日本鬼子燒的,我們的大隊人馬也去考察一番,回來告訴我們說:“圓明園不是日本鬼子燒的,是英法聯軍燒的。”如果撲號稱在南湖公園拍到一隻霸王龍的照片,大隊人馬也去考察一番,回來寫報告說:“那不是一隻霸王龍,而是一張華南虎的年畫。”
這樣下去,《童林傳》《葵花寶典》《九陰真經》的真實性都需要去考察了,“五鼠鬧東京”“怪俠一枝梅”是不是也要立項去調研呢?
項羽到底燒了什麼
既然正經的史書上,都沒有記載過建成的阿房宮被項羽燒掉,那麼項羽在進入關中稱“西楚霸王”時,究竟燒掉了什麼呢?
在近來的一些地攤歷史讀物中,有人把“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作為項羽燒阿房宮的根據,理由是以咸陽秦宮室的規模,不可能燒三個月之久,半個月也就燒光了,阿房宮規模大,才夠燒三個月的。
這當然是掰手指頭算數的蠢想法。
翻開與秦代宮室同為木結構的明朝宮殿的失火紀錄——明宮三大殿因為缺乏避雷設計,防火不力,曾經三次遭遇“天火”,分別是永樂十八年,雷火燒了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嘉靖三十六年,三大殿又燒了,這次規模更大,延燒到奉天門、左右順門、午門外左右廊,三殿二樓十五門俱焚。這次大火後,三殿到嘉靖四十一年才重新建成,改名皇極、中極、建極三殿;萬曆二十五年,“三殿又災”,延燒乾清、坤寧兩宮。這三次天火,都燒了多長時間呢?沒有一次的火情超過七天,但均造成慘重損失,主體建築化為灰燼——須知明宮起火是天災,有人救;項羽燒秦宮,是人為有組織縱火。所以,秦宮火的時間,不可能比明宮火的時間還長。
需要強調的是,項羽並非不分青紅皂白而只知放火的野蠻人,他對關中地區的破壞,是有計劃、有步驟的。
天下諸侯、將領都進入關中,如果項羽一把火將宮殿全燒了,項羽、劉邦以及諸侯、大將們住在哪裡呢?項羽是在野地裡分封天下、建立霸業的嗎?顯然不可能,他們在分封結束前,都是住在宮室裡的。
那又為什麼“火三月不滅”呢?
這要從項羽和劉邦的恩怨說起。
在前面的《鴻門宴上項羽不能殺劉邦》那一篇中,我們知道了劉項相約攻秦,有“先入關中者,在關中稱王”的約定。結果,劉邦雖先入關,但因為他實力遠遜於項羽,所以只好在鴻門宴上雌伏,把關中拱手讓給項羽。項羽主持天下諸侯的重新分封,自稱西楚霸王,而封劉邦為漢王,將其領地限制在漢中和巴蜀。
項羽當時已經預設劉邦為爭奪天下的主要對手,所以,對有可能成為劉邦前沿基地的關中,進行了戰略破壞,其後,又把三個秦國的降將封在關中為王(所以,後來關中又稱“三秦”),以阻塞劉邦重新出關進入中原。
既然封了三秦,為什麼項羽還要破壞關中呢?
原因有三:首先,秦楚世仇,楚人非常痛恨秦人;其次,各地諸侯的軍隊隨項羽入關,項羽想犒賞、拉攏他們,又不願自己破費,索性慷秦人之慨,縱容眾軍搶掠秦人的財產;最後,項羽雖然把劉邦限制在漢中,但清楚秦三降將根本無法抵擋劉邦重出江湖,只能延緩一下劉邦的腳步,所以,項羽仍要破壞關中的戰爭潛力,以免給劉邦留下翻身的砝碼。
渭水那邊紅一角(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