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孔子的學說從根本上說是保守的。他不打算損害現存的社會秩序和社會關係,主張“君君、臣臣、父父、於子”。不過,在他堅持統治者有統治的權力的同時,他還堅持統治者應在正確的道德原則的基礎上進行統治。他和柏拉圖一樣,要國王做賢者;認為,如果他們具有一個紳士的五條美德——誠實、正直、忠誠、恩惠和仁愛(也就是通人情),他們就能成為賢者。
孔子在迷信嚴重、恐懼超自然物的時代裡,也是一個理性主義者。當時的人堅信夢在預言方面的重要性、種種占卜術以及死者的靈魂具有令人畏懼的力量。孔子雖然承認鬼神和上帝,但在其學說中基本上對它們持置之不理的態度。他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又說,“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的學說在他生前並沒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說貫徹了。但是它們最終流行了,併成為國家的正式教義。其一個原因在於,他的觀點從根本上說是保守的,他接受現狀,這自然受到上層統治者的歡迎。另一原因是,他強調道德原則,堅認道德原則是恰當地行使權力的先決條件。最後,孔子為在他去世兩個半世紀後,隨著帝國政府的建立而成為必不可少的官吏們提供了一門官場哲學。正如一位著名的儒家學者在提醒漢朝的締造者時所說的,“你可以在馬背上贏得天下,但不能在馬背上治理天下。”
公元前2世紀,孔子學說被宣佈為帝國的官方教義,其經典著作成為學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憲物件。直到2000多年後,也就是1911年滿族王朝覆滅為止,孔子學說一直在中國居統治地位。實際上,即使那時以後,孔子的影響也還繼續存在,因為總司令蔣介石權力主張要獻身於孔子學說,要運用孔學的原則來解決民國所存在的問題。直到現在,臺灣的民族主義政權仍將孔子的生日作為國家節日——教師節來慶祝。
孔子學說之後,中國最有影響的哲學是道家學說。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兩家學說正好相互補充,滿足了中國人民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孔子學說強調的是禮儀、順從和社會責任,而道家學說則強調個人的種種奇念怪想和順從大自然的偉大模式。這一模式被解釋為“道”,也就是“路”,所以道家學說的信徒現被稱為道教徒。順從道的關鍵在於拋棄志向,避開榮譽和責任,在沉思冥想中迴歸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胳、強壯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腦袋;而理想的統治者則是“清心寡慾地治理人民……填飽肚子。…無為而治。”
與孔子學說和道家學說完全不同的是法家學說。法家人物都是些注重實踐的政治家,而不是哲學家;他們關心的是改革社會,以加強他們所奉事的諸侯的力量,使諸侯們能進行戰爭,用武力統一國家。他們認為貴族的存在已不合時宜,要用國家的軍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眾則需被強迫從事生產勞動.他們把商人和學者看作是些可有可無或多餘的人,因此不可寬容待之。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要由法律加以詳細的規定,法律是專為促進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而制定的。指導統治者行為的不應是受儒家學者讚美的仁慈和公正這些傳統的美德,而應是現實政治中的種種需求,不管這些需求的內容是什麼。
法家的這些原則為秦統治者所採納時,其效能顯示了出來。秦統治者利用這些原則開始征服其他諸侯,建立第一個帝國。然後他們又用一慣無情的手段將嚴密的組織擴大到全國,不過,其結果正如我們將看到的,引起了一個反作用,使帝國在其創立者去世後沒幾年就被推翻。法家學說信譽掃地,而儒家學說則如前所述,被長期推崇為官方的教義。不過,在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法家的一個勝利,因為要由政府來保護和支援一家官方教義,這正是法家的一個原則。誠然,勝利了的儒家學者從未掀起過官方正統思想守護者所特有的迫害異端的狂熱;相反,他們滿足於獨佔社會尊重和政府職位。這樣,其他學派被漸漸淡忘了;道教因為吸收了民間流傳的各種迷信和有關精靈、惡魔的傳說,成為未受過教育的群眾的宗教,雖然受到儒家文人學士的鄙視,但也得到了一定的寬容。
三、秦帝國
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生於公元前221年,它結束了領主封建制,創立了實行中央集權制的帝國;第二次發生於1911年,它結束了帝國,建立了民國;第三次在1949年,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政權。
策動第一次大革命的是秦國的領導人。秦地處中國西北部的渭河流域,這—地理位置本身有助於秦獲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