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頁)
譽之外,每天負重行軍、練習槍術、刀法、徒手搏擊、陣法演練等,都會有將官對此進行評價。最好的都會得到獎勵,雖然不算多,不過是飯菜上好些。但如果連續獲得,或者獲得次數達到一定程度,那麼將是金錢獎勵。
在一系列的激勵制度下,士兵都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偷懶,一個個在練兵場內揮灑熱汗。
一個月過去,唐繼光雖然有些不甘心,但還是不得不裁決一總計程車兵。雖然他們訓練的不錯,但唐繼光沒有準備留他們下來。雖然這有些殘酷,但這樣才能夠讓其他士兵更有危機感。如果留下來當後備,那麼還留下來計程車兵難免就會心存僥倖。
平日也就罷了,現在唐繼光可是隻有兩個月多一些的訓練時間罷了。
果然,裁減一總士兵後,留下來計程車兵在訓練上更加刻苦。哪怕負重行軍從原來是六里路變為十二里,足足翻了一倍。不過軍事卻並對此沒有怨言,如此高強度的訓練,到了晚上,還有不少士兵藉著月色在練兵場內加練。
二月十四日,土司兵抵達大名府,統率大土司兵乃是大名鼎鼎的秦良玉。其麾下兵馬雖然不多,不過是三千,但乃是鼎鼎大名的白桿兵。
而川兵則抵達京師,統兵大將乃是四川副總兵董仲揆,手下有約莫一萬二川兵。
而在這之前,已經有約莫兩萬的浙兵、土司兵抵達遼東,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萬曆四十八年六月,朝廷為了鞏固當時遼東局勢下令調集計程車兵。不過因為萬曆四十八年實在太過倒黴了,一年換了三個皇帝(萬曆、景泰、天啟),這使得這支軍隊走到半路停著舉哀披麻,直到現在才抵達山海關。
唐繼光也不知道,這事情,本來想拖著時間出關,但現在也不得不改變訓練計劃。唐繼光改而帶著大軍到山海關外訓練,為此每名淘汰計程車兵,都會得到一兩銀的路費。這也大大的加大了軍隊的開支。
二月十六日,浙兵、川兵、土司兵都抵達山海關。土司兵約莫五千人,由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統率。川兵約莫一萬二,由董仲揆統率。
浙兵由姜弼統率浙兵,約莫萬人。
唐繼光上表乞求寬限時日,客氏從中運作,朝廷下旨允許唐繼光三月十五日之前抵達川兵、土司兵駐地。
唐繼光加緊訓練,三月一日終於成軍。二日,率領鐵林義從出關。
三月十日,抵達川兵、土司兵、浙兵所駐紮的虎皮驛。虎皮驛雖然不大,但位置非常關鍵,位於瀋陽和遼陽的中間點上。同時也是遼陽至瀋陽的官道必經之地,進可攻,退可守。
此時虎皮驛已經集結了約莫三萬的川兵、浙兵、土司兵。
同時三軍主帥也換了兩人,其中浙兵總兵官姜弼帶了部分浙兵到瀋陽駐防。現在浙兵主事的乃是副總兵戚金,此人便是戚繼光侄子與接替者,手下有三千以戚家軍訓練之法訓練出來的鳥銃兵,另外還有二千長槍兵和刀盾手,還有參將張名世從旁協助。士兵雖然不算多,但戰鬥力卻沒有人敢忽視。
川兵現在的統帥改董仲揆為陳策,此人名字雖然和唐繼光昔日的手下陳良策有些相同,但兩人的戰績差距不是一點半分的。陳策算得上是大明萬曆朝代僅存的老將之一,廣東東莞縣人,萬曆十四年進士。萬曆二十五年跟隨名將陳璘帶兵赴朝鮮,抗擊倭寇。防守露梁島,並在露梁島戰役當中斬溺倭寇二萬。後來又參加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播州之役,鎮壓皮林苗族叛亂。用戰功赫赫來形容陳策也不為過。…;
雖然戰功赫赫,但依舊掩飾不了陳策已經年邁的身軀,近年陳策實齡已經六十有九了,虛齡七十一。
不過陳策顯然不大看得起唐繼光,這也和唐繼光現在依附在客氏石榴裙下,親近宦官有不少的關係。
陳策對唐繼光冷淡,唐繼光自然不會熱臉去貼陳策的冷屁股了。
土司兵的秦邦屏和秦民屏和陳策則想相反,他們頗為欽佩唐繼光,至於唐繼光靠著客氏,對於他們這些土人而言,算不來什麼。在土司那裡女性地位頗高,看看秦良玉就知道了,都當上將軍。唐繼光便在土司兵的營地那裡住下來,省的對上陳策的冷臉,對方不高興不說,自己也不高興。
秦邦屏和秦民屏都是豪爽的人,再加上他們是土司,不歸陳策管,秦邦屏和秦民屏當天就宴請唐繼光。
唐繼光欣然答應。
不得不說,酒精是很好的化學品,酒過三巡後,雖然不過是認識了一天時間,但三人關係依舊突飛猛進。秦邦屏和秦民屏已經和唐繼光稱兄道弟起來了,唐繼光也沒有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