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1/4 頁)
要不是有祿東贊這等良相的輔佐,同時也是他背後的強大部族,一直堅定的站在松贊干布的身邊,怕是想要勉力維持眼下的局面都沒那麼容易了。
其他的那些個貴族,尤其是原本就和松贊干布不太對付的那些老牌貴族們,又開始不斷的質疑松贊干布的能力了。
聽說刺殺甚至是起兵反叛,都經歷過無數次了,頗有點左支右絀的意思。
而另一個心腹大患高句麗那邊也不太平,高句麗榮留王打算處死暴力而兇殘的淵蓋蘇文。
淵蓋蘇文聞訊後,設下陷阱,邀請榮留王和他的大臣視察他的軍隊並設宴款待。
在宴席上淵蓋蘇文殺死了榮留王的大臣,繼而弒殺榮留王,並立其侄子高寶藏為王。
淵蓋蘇文自封自己為“大莫離支”,控制高句麗軍政大權進行攝政。
得知這個訊息以後,李承乾本來有心馬上出兵攻打高句麗,這才是真正的宣示他的武功的地方啊。
將前朝損兵折將,甚至可以說拖垮了整個前隋的高句麗,納入大唐的版圖,一定能為他李承乾的履歷上,添上異常光輝奪目的一筆。
不過考慮到這樣會對山東等地造成比較大的負擔,他就暫時熄滅了這份心思,打算等到這些地方恢復的差不多了再做打算。
於是接受了文官們的建議,冊封高句麗寶藏王為遼東郡王、高句麗王,授予“上柱國”的稱號。
但背後,雙方都明白最終不免一戰。高句麗也花費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邊境修築了高麗長城,自夫餘城至渤海,長千餘里。
在淵蓋蘇文上位的這幾年,經過李承乾的手推廣開來的眾多高產作物,紛紛取得了豐收。
人們頓頓吃上飽飯這就不太成問題了,對李承乾的擁護和讚頌,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糧食多了,國力也強了,周邊的局勢也一直在平穩中朝著有利於大唐的方向發展著,李承乾這才有信心,也有決心真正的打一場大仗,而不用擔心重蹈隋煬帝的覆轍。
糧食連年豐產後,原本人們珍惜無比的口糧也敢拿出來釀酒了,要不然都怕它們爛在倉庫裡啊。
同樣的烈酒的生產規模也在進一步擴大中,這些烈酒倒是多半都傾銷到了草原上,還有就是東北這一片了,側面的反倒是也促進了和高句麗三國之間的貿易。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整個高句麗的情報,也不斷的在匯總到大唐手中。
不說對當地瞭如指掌,想要做到知己知彼,也已經不是問題了。
正巧新羅善德女王傳書,說百濟聯合高句麗攻打新羅,並請求唐援助。
李承乾於是派遣使節到高句麗,下令高句麗和百濟停止攻打新羅。停戰的要求不出所料的受到淵蓋蘇文的斷然拒絕。
李承乾也就再不遲疑,毅然下令,是時候攻打高句麗,為葬送在那片土地上的中原軍民報仇雪恨了!
第四百五十一章 早有準備
早在李承乾第一次有意想要攻打高句麗時,大唐上下就在為這場戰鬥積極做著準備了。
南北方向但凡能出產優質海船的地方,都在積極的建造著戰船和運兵船。
廣州作為新興的造船中心,以出產最為堅固的廣船而著稱,主要也是有平安號它們打下的良好基礎在,這邊就成了建造戰船的一個重要基地。
而且有林森留下的底子,番禺折衝府旁邊那個造船廠,就一直沒停點過,不斷的有新船下水,只是這裡出產的,就已經足以組成一隻規模龐大的船隊了。
至於他們所需要的木材,則主要由川**應了,那邊只要把金絲楠木等最為優秀的大木料砍伐下來,讓這些木頭順著水流漂泊到下游去,一直到出海,然後再稍作收攏,就能較為輕鬆的送到廣州等地。
這可比什麼陸路運輸來的都要方便多了,你就是搞一水的大象來拉這些大木料,那效率也比順水漂流差得遠了啊。
至於讓這邊幫忙建造好大船,直接順水開付戰場的打算,還是算了吧,搞搞內河船隻還行,海船就不太讓人放心了。
而登州和萊州等地,因為傳統海船的發達,同樣能夠提供眾多的運輸船。
必要的時候,和廣州那邊差不多,徵調一些所謂的民船也就是了。
反正這些能跑海貿的傢伙背後,多少都有大唐勳貴們的身影,這樣的時候不讓他們出力讓誰出力啊,這都是應有之義。
就像平安號和吉祥號、如意號這三艘最為堅固的戰船,就跑在了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