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女。
……
列出了十幾條。武俠迷們看後會莞爾一笑。這也難免,其實展開故事情節的方法就這麼幾種,出現重複在所難免。只要能有動人的故事就夠了。大師們都用的手法,初來乍到的新手們幹嗎不嘗試著用一用呢。
家長的引導方法:給他一個“老瓶”讓孩子裝自己的“酒”。
第四點:長篇小說的寫法:片段完成,整體拼放,反覆修改。
創作長篇小說時,專業的作家,會在創作之前列出個大體的思路,然後邊寫細節邊對照大綱。業餘寫手往往可以有個模糊的想法後就開始寫,隨著自己的想象往後續。金庸先生的好多小說在剛開始時是在《明報》上連載的。今天寫多少就載多少,有時好幾個小說同時寫,根本就沒有整體的安排,甚至有一段時間他出門在外不能寫了,讓別人替寫(《天龍八部》中有一段就是由衛斯理寫的,後來又由他自己補上了)。明天故事發展到哪裡,自己都不知道,只知道今天這一段一定要寫得吸引人,否則就沒人讀了。關於這一點,讀者可以在《倚天屠龍記》裡感受到。剛開始一大段寫的是峨眉女俠郭襄與少年時張三丰的故事。寫了一段之後,進行不下去了,乾脆重敲鑼鼓另開張,寫起了張翠山與殷素素的故事。並且,你會發現,小說中很多個人物的出現前面都沒有伏筆。很明顯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不過金庸先生這麼多年沒有寫新的作品,一直在修訂原來的作品。
家長的引導方法:鼓勵孩子放下包袱,大膽去想,放開去寫。寫一段算一段。最後都完成後統一進行整理。我個人的體會:用電腦寫作。你可以任意的改變寫作的順序,自由的刪減內容。更便於日後在網路上,或出版社發行。
孩子有兩項基本品質是要教育者培養的,一個是學習,一個是讀書。讀書是很好的學習,同時又是很好的學習方法。透過上面的例子,我想說的是,不論孩子現在喜歡什麼,都要設法把這一興趣引向更高的“追求”。追求的實現途徑就是“學習”。學習是探索,探索自己喜歡的領域是最大的快樂,這是人的本性。探索的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讀書”。透過讀書可以向任何領域“滲透”。 就像是一滴滴的地下水,不論道路多麼的曲折,都能順著樹的小小的根鬚,走向主根,走向樹幹,走出地面,直到樹頂見到陽光。
從愛好向專業方向引導,查漏補缺,向更寬的領域滲透,培養讀書的習慣,學會研究的方法,最終將他引向正規的學習途徑。
把興趣引向讀專業書,請教專業人士。
既然是玩,
就要玩出健康向上的情趣來
鄭州一家長在聽完我的講座後,談起孩子目前的情況時,說道:
“我兒子小學四年級了,非常聰明,家長教育起來挺難。比如,他做錯了事情後,我一著急就愛批評他,他馬上說:‘別喊,你不是聽了賞識教育報告了嗎,專家說要翹起你的大拇指,你做到了嗎?’我好言好語他根本不聽。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他平時做事情不認真、不主動。每次只是到考試的前一段時間才急來抱佛腳,考試的成績還不錯,但不是特別優秀。我讓他把精力多往學習放一些,就是不聽,盡是搞閒篇。比如電腦。他整天催我買,我不答應,怕他玩遊戲上了癮更不學習了。儘管如此,他在學校還是電腦專家呢。學校上電腦課時,別的孩子有了處理不了的問題都來問他。他告訴別的孩子說我們家沒有電腦,別的孩子都不相信。
既然是玩,
就要玩出些名堂來
不管培養孩子的什麼興趣,最終目的都是讓孩子掌握學習的流程與方法。我個人把學習方法,或者稱之為“治學研究方法”,做了個抽象的概況如下:
學習(治學研究)的基本流程
1. 向專業問路——向專業人士、專業書籍求教,多問、多記筆記。
2. 記錄思考軌跡——寫日記、讀書筆記。
3. 為想法的實施找資料與方法。
4. 向外界公佈成果。
5. 再回到第一步,向更高的層次邁進,週而復始地迴圈。
既然是玩,
就要玩成個“人才”
人人都喜歡玩,說起“玩”,津津樂道。玩是人的天性,玩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的孩子都是在玩中長大的。玩,使孩子體驗快樂,玩伴隨孩子健康長大,孩子在不斷地玩中得到充實,在玩中受到啟發。玩會撥動孩子酷愛學習求知的那根興奮的神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