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頁)
鐘聲一聲一聲的傳出,黃門的叫聲也漸漸的傳到了外面,一開始,普通百姓還有些疑惑,然後,他們也明白了過來,隨即,城內亂作了一團。
昨天才經過那樣的動亂,今天皇帝就駕崩了,這對京城的百姓而言,無疑就是敲了一錘又一錘,還沒有從上一個打擊中恢復過來,馬上就又面臨了這一個打擊。
一時間,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了類似於世界末日的感覺——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個詞,他們慌亂著,驚哭著,這哭聲,與其說是為了安樂帝,不如說是為了他們自己。
皇帝死了……
太女還沒有冊立……
怎麼辦?以後要怎麼辦?
在現代,也許很多人都認為自由很重要,皇帝最好只做一個象徵就好了,但是對於這裡的人而言,他們自出生,上面就有一個皇帝,到他們死,上面還有一個皇帝,雖然也許不是同一個皇帝,但是,總是有皇帝的,不過上面斗的怎麼厲害,對於下面人來說,總是一個皇帝死了,然後接近著,官府公佈,又一個皇帝登基了。
可是現在,他們只接到了皇帝的死訊,卻沒有新皇登基的訊息。
這種落差令他們害怕,令他們迷惘,更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或別有用心的,乘機宣稱什麼天下要大亂了,還有人在滿城的吆喝,安樂帝是被眺國人殺死的!
而在這個時候,高太尉正和王梓山匆匆的向宮內趕來,就在要接近宮門的時候,高太尉開口:“王大人,看來高某還不能隨你一同進去了。”
王梓山看著她,聽著遠處傳來的雜亂聲,就算不用人打聽,也知道現在外面定是亂成了一團,就連這接近皇宮的地方,都不斷的能見人探頭探腦,顯然,是在打探訊息的。
“那還要高大人儘快趕來呀。”雖然想讓高太尉和她一起進去,但她也知道若真讓外面亂起來,更不好收拾,好在她也不是一個人,只要高太尉能儘快趕過來,她也還能支撐的住。
“王大人放心,高某必定儘快處理了,就過來和王大人回合。”
她說著,就拱了下手,下了王梓山的馬車,又上了自己的,走了。
在這件事情過後,高平和高太尉泛舟江上,母女倆閒談的時候,高平曾就這個問題,問過高太尉:“若不是母親臨走時對女兒說的話,我真要以為,母親被說動了呢,天下第一權臣,想想,就連女兒都有些動心呢。”
“站的高,摔的重,那個位置,就算有一時風光,但若是將來做不到改朝換代,其實,並不符合我高家的利益的,我不過是個太尉,其他三家就有聯合之勢,若我真站到了那個位置上,其他三家,又怎會坐視不理?而且王梓山此人,最是重視自己的理念,她能為了一鳴驚人,而甘願在野二十年,又怎麼會甘心我站在她前面?到時三家聯合,加上皇太夫,為母說不定就要是那個被犧牲的了。倒是你,我倒沒想到,你會對……恩,當今陛下那麼支援。”
關於到底支援誰,高家以前一直是含糊的,在沒有皇女的時候,高太尉沒有明顯表露出過支援誰的跡象,後來有了皇女,她也不過是奉旨顧命。
如果沒有寧王逼宮,皇女真的被冊封為太女了,一切按部就班的下來,那麼,就算出工不出力,她也的確會扶持太女,這無關於忠心,只是一種習俗。
這種習俗看起來沒什麼,但就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尊長愛幼一樣,當真正的觸及到的時候,就會變得無比強大,因為這已經變成了觀念,若是要反抗,幾乎可以說是和過往的歷史作對。
作為安樂帝指明的顧命,將來可以告老,可以隱退,但在幼主要登基的時候,卻是一定要站起來的,否則將來是必定要被人指責的。但是在安樂帝,一條一條命令下來,給高家帶上,一個個枷鎖,而那一天,城中又開始有動亂的跡象的時候,高平和高太尉也簡單的商量過此事,高太尉當時,是有些偏向光晷的,光晷是有舊黨清流扶持起來,雖然和世家也不是太合拍,但世家和清流交鋒了幾個朝代,其實,也不像外人所想的那麼不能融合。
而高平,則提出了鶴翔。
她當時所說的理由就是,鶴翔在京內並沒有太大的力量,若高家扶持她,必能比扶持光晷得到更大的利益,但是當時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鶴翔不在京內,她人不趕到,那麼一切都是扯淡。
而高平在當時,也不知道鶴翔其實已經接近淮陽路了,雖然高小莊在很多地方都有據點了,但也只是一些比較大的城市,而且這裡的通訊極不發達,像那種一站一站飛鴿傳書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