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試問大學生被誰拋棄
我們為什麼出版這樣的一本書?因為我們在尋找一個答案。如果這個提問和這個答案夠刺激,那是我們的希望:藉助一小部分的也許顯得偏頗的案例警醒大家,振聾發聵,“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總之是希望聞者足戒。我們的起意動機是幫助推動大學生就業困難這個社會熱點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對當今大學生一古腦的否定及偏見。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這裡提供的是一個內省的視角,一個全景的瞭望塔。大學生可以從中看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就業印象,無論出於客觀還是主觀都是不無來由,對大學生都是一種挑戰——挑戰自己的誤區或是他人的誤視。改變大學生就業困境必須從完善大學生就業形象做起。社會性的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承擔和努力,我們這次把問題的主要責任方歸咎到大學生一方,是希望能夠以更主動的姿態建設並解決問題。尤其是相對於用人單位招聘當前是買方市場,大學生屬於賣方弱勢,在自強自立上更要有自覺性。從這一點出發,對於推動當前高等教育體制和教育模式革新也是相當有益的。
大學生就業之所以成為熱點是因為存在社會矛盾,矛盾的焦點就是理想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衝突。如果每個大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具備哪些能力,未來從事的工作崗位需要什麼樣的素質,並有意識地進行自我培養,那麼他就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與素質。不同的心態決定就業準備的得失,同時決定就業實踐的成敗。大學生都是歷經十多年寒窗一筆一畫寫就出來的,智力上並不缺乏;而走向社會後對一些問題則需是用身心作答,情商比重增加。這涉及一個關鍵性的提問:大學生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介入社會工作?可以說,有那麼一些大學生沒有做好這個題,給自己乃至給別人的未來發展設定了障礙。
大學生是一個大而通的概念,指代的是一個群體及每一個個體。泛泛地說一般形象,其破易,其立難。壞的典型在大眾的意識裡更具有普遍性,印象也更深,這也許是因為人的恐懼相比人的歡喜更容易被記憶。“我為什麼不要應屆畢業生?”本書中各行各業的單位負責人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提出這一命題。這些個例可以說是往年舊問題的積累,漸漸地堆壘成了一座大山,擋住了許許多多後來者。這就是惡性迴圈的“株連”——一代一代師弟師妹給師兄師姐揹債。所以對大學生來說,今年的你最好不要成為那座山上的又一塊石頭。大學生就業的河水已經被攪渾了,用人單位心存畏忌,不願意再冒那個險去趟它。
一方面,我們可以把問題歸結為當前教育機制、人才培養體系、尤其是求職者的自身能力和就業觀念等等與市場機制和社會需求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脫節;另一方面,我們依然期望用人單位能夠為就業和人才的成長承擔社會責任,能夠移“山”架“橋”,為掃除大學生就業障礙做出努力。從宏觀上說,企業在為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應以各種方式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這不僅與企業自身的利益沒有矛盾,而且是現代優秀企業和優秀企業家的高尚與明智之舉。大學生從學校進入企業,對其教育的責任也就隨著學生個人社會角色的轉變相應地由學校轉移到企業中來。企業就應該責無旁貸地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任何企業招聘新人(應屆畢業生)根本上都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提供和創造有利於新人轉換角色承擔工作的軟環境,既是新人的需要也是企業的需要。這種雙贏的結果只能產生在良好的企業文化的氛圍之中,不能夠急功近利,武斷粗暴。
實際上,大學生就業的整個形勢也不是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本質來說,多數大學生還是可以信賴的。就現實來說,社會人才建設更是和大學生成長是密不可分的。這是互贈的機遇,因噎廢食是斷不可取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是實現人才資源最佳化配置的一項社會工作,是國家人才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量以較大幅度持續增長,能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係廣大畢業生切身利益,更關係到全面建設社會經濟的全域性和社會政治穩定。
經常有人將大學生與從前封建社會的進士、舉人相提並論,都是有了功名的人;大學教育作為一段時期內的精英教育,大學畢業生“理所應當”有一份好工作相配,因此多年來大學生對個人職業發展一直有相當高的期望。
就在2004年,中國就業市場爆出兩條特別引人注目的新聞:南方某高校畢業生號召成立“薪資聯盟”,抵制用人單位壓低薪資標準,拒籤低於2500元/月的就業協議;與此同時,東北某高校畢業生為了擠進自己嚮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