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不曾有功,但也不知有罪。”
武帝大聲說:“大膽!你聚眾一方,對抗官府,還能說不知何罪?”
郭解辯解道:“皇上!草民世代居住京郊,從不為非作歹,只是草民生性聯直,愛抱不平。最恨恃強凌弱之人,剛才見官府以眾欺寡,所以才出手相救,申張正義。”
武帝有些生氣了。“好個申張正義,這麼說,官府也不在你的眼裡!朕今天已經看到,要是官府做了你們不滿的事,你就要反抗官府嘍?”
郭解直著頭說:“草民上秉天意,下解民意。不符天意和民意者,草民一概不容。”
武帝問道:“官府都由你來不容,還要朕做什麼?早晚你都是反賊!給我拿下!”
東方朔翻身下馬,拉住武帝的韁繩。“陛下!臣以為郭大俠所說,和陛下所言,正是一個意思啊。”
武帝不解地說:“什麼?他和朕是一個意思?”
東方朔說:“可不是嗎!臣聽郭大俠說,他上秉天意,下解民意。不符天意和民意者,一概不容。和陛下所言,正是一個意思啊。”
武帝問:“哪裡是一個意思?”
東方朔慢慢地說:“陛下,他上秉天意,您是天子,天意就是您的意思。下解民意,就是老百姓的心裡話。陛下一代明主,從來都是天意和民意歸為一統的。如今有人願在陛下按您的意志和百姓的心意辦事,不正是您所希望的嗎?”
武帝幡然醒悟:“唔……”面色略有改變。
東方朔接著說:“微臣所知,原是耳聞。今日見到郭大俠,方知其所作所為,真有千古義俠風範。司馬子長,你過來!”邊說,邊將司馬遷拉下馬來。
“陛下,微臣對郭大俠的瞭解,大都是聽司馬遷所說。這司馬遷是今日太史公司馬談之子,不單精通曆史,對今天的遊俠也十分熟悉,陛下不妨一問。”
武帝被東方朔引到這個道上,當然就要問了。“司馬遷,你對這等遊俠之事還有所瞭解?說來與朕聽聽!”
司馬遷微微施禮,說道:“陛下,微臣幫助我父蒐集史料,曾經遊歷名山大川,聽說民間有不少俠義之士。而京畿郭解,實為天下游俠中罕見之人。”
武帝:“噢?”
司馬遷繼續說道:“郭解有一個姐姐,只有一個獨生子。這獨子驕生慣養,不務正業,一日與人鬥毆,將人殺死。他自仗舅舅是郭大俠,不到官府自首,反到躲起來了。郭大俠得知此事,將其外甥親自捉拿歸案,為那人償命方為完事。”
武帝一怔:“噢?張湯,果有此事?”
張湯如實回答:“確有其事。”
司馬遷接著說:“微臣還知道,他……”
武帝揮了揮手,“不用說啦。郭解確實為人中豪傑。朕命你為待詔公車,為朕奔走,不知何如?”
不料郭解並不謝恩,反而說:“啟秉皇上,草民深謝陛下恕罪。不過小人久居草野,生性不能與官場相融,況且家有八十老母,需草民侍候。懇請皇上讓草民仍在京郊,草莽間自求活路。若陛下用得著草民之時,草民自當效力。”
武帝大聲道:“你敢抗旨?”
東方朔見皇上要生氣,就勸說道:“陛下,羅卜白菜,各有所愛。他是林中飛的鷹。不是籠中養的鳥。你要把他養到籠子中,說不定就會急死悶死的。再說,象我東方朔這樣,籠中的鸚鵡,已夠您煩的了。哪一天,您想要這隻鷹的時候,臣就替您領回來,不就是了嗎?”武帝聽了這話,覺得也有道理,於是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突然,他臉一拉,“不行!郭解,朕命你回家安頓老母,一個月內,到御林軍來報到,不然,以抗旨論罪!”東方朔:“陛下,這——”武帝不容他再說話:“東方朔,衛青,我命你二人督辦此事。一個月後,郭解不能到京履任,我拿你二人是問!”說完,勒馬就回。衛青和公孫敖不敢怠慢,忙帶三千兵馬護駕而去。張湯卻不管他的老爹還在地下跪著,自己跟著皇上的大隊人馬走了。
餘下的人,面面相覷。郭解頭也不回,帶著隨從,也走了。東方朔無奈地搖了搖頭,眼看著郭解消失在茫茫黑暗之中。不是霍去病拉他一把,他還不知道回馬去追趕皇上呢。
第十三章 丞相與大帥
清晨,太陽還在微熹中孕育著。
承明殿內,早有二人率先來到。他們分別得到武帝和太后的詔命,提前上朝,商議要事。這二人,便是汲黯與公孫弘。
兩個人都是武帝即位時應召而來的賢良,如今一個在御史大夫手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