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清王朝一位官員在腰斬之後,用手沾自己的血,在地上連寫“慘慘慘慘慘慘慘”七字,聞者垂淚。晁錯在劉啟還是孩提時,便在身旁陪伴,以後言聽計從,寵信有加。即令有過,處死已經足夠,殺就一殺了之,照樣可以向吳國表態,何至指定用此酷刑?甚至“無少長皆斬”?古人云:“伴君如伴虎。”事實更為嚴重,在極權政體下,伴君簡直像坐在百步蛇的毒牙之上。
劉啟從決定到執行,中間有十餘天時間,仍跟晁錯在一起商討軍國大計,不知道每天面對獵物時,劉啟心裡有什麼反應。更使人毛骨悚然的是晁家的鉅變,父子夫妻兄弟姐妹,霎時一堆鮮血人頭。晁錯並非大奸巨惡、手握兵權,何用如此閃電手段?鼓兒詞有言:“說忠良,道忠良,忠良自古沒有好下場。”數千年傳統文化,化作三句唱詞,令人興悲。
桓將軍
吳國(首府廣陵【江蘇省揚州市】)一位年輕將領桓將軍(名不詳),建議吳王劉濞:“吳國步兵多,步兵在險地才可以發揮威力。中央軍騎兵多,騎兵在平原才可以馳騁。最好的戰略是:對所經過的城市,置之不理,直撲洛陽,奪取軍械庫跟敖倉(河南省蒙陽縣北敖山糧倉)糧食,依仗黃河跟崤山的險阻,號令各個封國,雖沒有攻入函谷關(河南省靈寶縣東北),天下已進入掌握。如果大王(劉濞)進軍不夠迅速,被困在堅城之下,中央騎兵部隊趕到梁國(首府睢陽【河南省商丘縣】)跟楚國(首府彭城【江蘇省徐州市】)交界處的大平原地帶,我們就會失敗。”劉濞徵求一些老將領的意見,老將們說:“這個年輕人,衝鋒陷陣還可以,怎知道深謀遠慮?”劉濞遂放棄桓將軍計劃。
桓將軍的建議是一種跳蛙戰術,20世紀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就用它直逼日本本土。桓將軍在兩千年前,便曾經提出來,可惜沒有人領略,否則中國歷史又是一種局面。一群老繭人物不考慮問題的實質和建議的內涵,卻用“年輕”二字,打擊新生代精英,是傳統社會最流行的手段。老人固然有可敬的優點,但必須是優點。僅由歲月累積出來的純老人,有時反而成為進步的阻力。年輕人的見解,固不全對,但不能僅因為年輕,就認為一無是處。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驚人功業,都由年輕人開創。
奪嫡鬥爭
紀元前150年,西漢王朝(首都長安【陝西省西安市】)皇帝(六任景帝)劉啟(本年39歲)罷黜太子劉榮,改封為臨江王(首府江陵【湖北省江陵縣】)。劉榮的師傅(太子太傅)竇嬰極力抗議,無法挽回,只好聲稱有病,去職。劉榮的孃親慄姬恚恨而死。
西漢王朝宮廷第一次奪嫡鬥爭,發生在紀元前2世紀初,呂雉經過無數屈辱挫折之後,大獲全勝;戚姬慘敗,母子同歸於盡。40年後的50年代,第二次奪嫡鬥爭爆發,王娡跟慄姬,一生一死,失敗者母子也同歸於盡。皇宮之地,富麗堂皇,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好不莊嚴肅穆,再想不到內部卻是黑暗深洞,沒有天理、人性、國法,而只有權勢。一個女子一旦被吸入黑洞,可是達爾文所說的:“優勝劣敗。”千萬如花似玉,哪一個不渴望跟那唯一的男人(皇帝)上床?又哪一個生了兒子,不渴望兒子繼承寶座?弱者忍氣吞聲,強者必然火併。
個性造成悲劇,慄姬是一個標本,她的美豔絕倫,不在話下,如果不美豔絕倫,就不能把皇帝抓到手心。可是,她既缺乏見識,又缺乏頭腦。皇宮之中,無論皇后也好,小老婆群也好,只要心懷嫉妒,一定付出代價。長公主劉嫖不斷向老弟劉啟推薦美女,慄姬當然不高興,說明她的頭腦遠落在她的容貌之後。皇帝丈夫不是民間丈夫,無法獨佔,必須分割給其他美女。慄姬卻像呆頭鵝一樣,一味自生悶氣。劉嫖提議把女兒許配給慄姬的兒子,正是化解嫌隙的良機,求都求不到,幸運之神主動敲門,而慄姬竟把它一棒打出,可謂天下第一愚不可及。劉嫖考慮到將來慄姬當了皇太后後自己危險的處境,當然射出毒箭。
慄姬的最大錯誤,是把跟皇帝之間的關係當成民間夫妻。民間丈夫一旦大發雷霆,不過痛揍一頓,皇帝丈夫一旦翻臉,那可是人頭落地。劉嫖警告老弟說:“你那麼疼愛王娡,一旦你去世以後,慄姬當了皇太后,恐怕‘人豬’慘禍,再見今世。”劉啟打了一個冷戰,於是向慄姬試探,拜託她照顧其他小老婆生的孩子。慄姬一聽到那些狐狸精,血壓就往上升,馬上板起面孔,一語不發。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沒有當上皇太后,便如此強硬,連一句溫情的話都沒有,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皇宮豈不成了屠場?劉啟跺腳而去,她又罵他“老狗”,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