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當抄寫員。最後,他們都去實驗室做實驗、搞研究去了。但讓人想不到的是,竟然還真有這麼一個“傻子”,每天都坐在教室裡認真地抄寫這些論文手稿,他的名字叫科赫。
一個學期以後,科赫把自己抄好的手稿送到了亨利教授的辦公室。看著科赫滿臉的疑問,一向和藹的教授突然嚴肅地對他說:“孩子,我向你表示由衷的敬意!因為只有你完成了這項抄寫工作,而那些我認為很聰明的學生,竟然都不願做這種繁重、乏味的工作。”
教授又接著說:“我們從事醫學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聰明的頭腦和勤奮的幹勁,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備一種一絲不苟的精神。作為年輕人,往往急於求成,這樣很容易忽略細節。要知道,醫學上走錯任何一步,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我讓你們做那些抄寫手稿的工作,既是讓你們學習醫學知識,也是讓你們進行一種心性的修煉。”
這番話深深觸動了年輕的科赫。在此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記教授的話,老老實實做最“傻”的人,一直保持著嚴謹的學習心態和研究作風。正是這種做事態度,讓他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了結核菌和霍亂菌。而第一個發現傳染病是由病原體感染而造成的科學家,也是這位叫科赫的“最傻的人”。1905年,鑑於在細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學會將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授予了科赫。
你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因為人很多時候總是自作聰明和自以為是。而那些最好的方法往往就是那些在聰明人看來是最原始、最沒有前途、最笨的方法。而這些聰明人還總是認為只要聰明就足夠了,他們總是不相信,也總是不能記住前人告訴過他們的經過很多教訓總結出來的經驗:成功從來都沒有捷徑,如果沒有責任,就沒有成功。
把別人敷衍的事做到最好(1)
我們日常有很多工作,而其中很多又都是難以用量化標準來衡量的,因此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大多要靠員工自己把握。這時員工的表現就會各不相同,很多人都會用自認為“聰明”的方法去做,而有些“傻人”則是“傻乎乎”地做。
李莉所在的公司規定,每到財政年度末,每個員工都要寫一份年終總結,將自己全年的工作形成書面報告,既要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也要制訂下一步目標,並提出改進的建議。
公司裡近千名員工都對這個規定不以為然,並把它諷刺為最大的形式主義。所以,當李莉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敲鍵盤時,老員工們都說:“別傻了,幹嗎這麼認真地自己寫,從網上下載一個改改不就得了,上千份報告摞起來比老總的屋子還高,老總會看?最後肯定又是賣廢紙了。”
李莉卻沒有理會,因為她認為自己工作了一年,確實有很多感受,正好藉此機會提出建議和設想。
以前李莉的建議最多走到部門主管那裡就石沉大海了,而以她的職位和身份,想要見到老總當面陳述,也只能是一種奢望。這次李莉有一種衝動,一定要借這個機會把自己對公司現狀的看法和今後發展的建議詳細而完整地寫出來。
李莉認為沒有什麼比一份圖文並茂的報告更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了。於是,她每天晚上回到家,吃完飯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衝到電腦前繪製圖表,撰寫報告。
一週之後,一本像時尚雜誌般的年終總結送到了公司辦公室,彩色封面上是公司的標誌和宗旨,扉頁上有目錄和提要。正文由我的工作、我的總結和我的建議三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有詳細的資料和直觀的圖表,還用漫畫形式展示了公司存在的不良作風和不好的現象。最後是對公司的誠懇建議和對未來充滿激情的設想。
接下來的幾天裡,李莉一下子成了公司的熱門人物,因為公司的每個員工都在談論這份不可思議的年終總結,都說真沒想到年終總結也能寫成這樣。又過了三天,老總把李莉請到了辦公室,對她說:“這次你寫的總結,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報告我看了三遍,你看問題很準,思路非常清晰,設想也很有創意。不過我最欣賞你的還是你對公司和工作的那份責任感。好好幹吧,你也許需要一個更合適的崗位。”
就這樣,這個公司裡被認為是“最傻”的員工,走上了職業生涯的快速路。
“傻”、“吃虧”,可能經常被人提到,而且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自認為“傻”的工作。不過他們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也許就是他們懷才不遇或處處碰壁的原因之一。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更沒有餡餅掉下來,今天的辛苦和勤奮才有可能創造美好的前途和未來。
“傻不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