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那麼,人類就難以延續下去。所以從保證隱形金融契約的執行這種功用的角度來理解文化的形成,最終能夠讓我們知道一旦正規金融充分發展了以後,許多傳統文化的內容就失去了它們存在的必要性。這也是目前許多儒學大家主張恢復中國傳統文化而不成功的原因。因為隨著中國的金融證券、保險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當初保證後代作為投資、風險規避的工具作用就不存在了。所以,就會有新的文化內涵去取代。這些是不以我們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生活經歷與觀點自述(6)
至於哪個研究領域更容易出成果,從我個人的經歷,我發現以中國自己過去的和現在的經歷或者資料為基礎的研究,是中國經濟學界最好的比較優勢。比方說,我最近研究的一個問題就是金融發展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我發現1933年~1934年的民國政府中央農村經濟實驗室收集了大量的農村家庭金融、民間借貸利率、借貸資金的來源等非常詳細的資料資料,包括22個省、幾千個家庭。比如說我發現每一個省的民間借貸利率分佈,以及平均利率值差別非常大,這當然反映了各個省當時金融發展程度的差別,那麼那時的金融發展差別對於各個省後來的經濟增長、財富增長的決定性作用到底有多大,也就是說我們是不是可以根據當時各省金融發展程度的不同來解釋未來幾十年,或者不同時期經濟增長的不同呢?這些都是非常一般性的經濟學問題,但是透過利用過去中國不同時期的資料,我們可以研究那些一般性的經濟學問題。由此得出的研究論文,不僅容易在世界一流學報上發表,而且也可以幫助我們回答許多關於金融政策、經濟發展的問題,真是一舉兩得。
簡單說,我們在中國研究經濟學的主要優勢是利用中國的資料去研究一般性的經濟學問題,這樣最容易出成果。
問:我想問陳教授,您覺得金融學在經濟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能不能給我們這些學習經濟學的學生推薦幾本您認為不錯的經濟學讀物?
陳志武:金融學是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從經濟學中分離出來的,它主要關心的問題是資本市場,或者更一般的金融市場,在經濟、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作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它當然只是關心與金融、證券有關的問題,關心的只是經濟學的一部分問題,當然金融交易是所有市場交易中最抽象、最依賴於法律的交易市場,所以它又具備與商品市場不一樣的一些問題,所以金融學跟一般的經濟學領域在研究方法上相比也有其獨特性,比如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針對金融與證券市場的研究所用到的數學工具是經濟學中最深、最廣泛的,它所推出的許多模型在經濟學歷史上是第一次被實務界、工業界所直接應用的,這是經濟學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在研究方法上,特別是數理計量研究方法上給經濟學其他領域起到了非常強的示範作用。
至於推薦圖書,今天經濟學及各種經濟學分支學科的教科書在某種意義上說很機械,工程的味道太濃重。尤其像金融這個領域,如投資理論、公司財務這些學科跟我當時學的計算機工程的內容和感覺越來越相似。尤其是我2001年回國捲入不同問題的討論後,我更是感覺到我原來之所以放棄計算機工程這個專業,就是因為我不喜歡工程的一個特點:輸入和輸出是可以預測的,不用跟人和社會打交道。我沒想到做了金融經濟學這方面的研究之後又感覺像是工程一樣,而我的興趣是想做關於人和社會的研究,因此我發現金融經濟學跟我的興趣又有些差距了。因此從2001年開始,我又開始迴歸更自然,更接近於社會的有關研究。
大家除了要看基本的經濟學教科書,如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等這些正規的教材,我覺得還應多看經濟史方面的書。我覺得不管在美國還是在國內的大學的經濟學和金融學的科系,都對經濟史這門學科重視不夠。我自己也很遺憾在耶魯的時候沒做好這方面的訓練和學習,因為在耶魯沒有經濟史和金融史的必修課,耶魯直到現在都沒有開金融史的課程。我現在最喜歡的書是經濟史和金融史方面的書。在英文書裡,我推薦一本在紐約大學商學院任教的英國曆史學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出版的《帝國:英國世界秩序的興衰及其對全球大國的教訓》(Empire: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一書,它回顧整個英帝國的發展史,跟金融和經濟是聯絡在一起的。除了這本書,弗格森的其他幾本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