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發展上,看今天的中國跟過去比怎樣,這樣當然看到奇蹟。但是,如果把中國過去30年的發展、過去150年的發展放在全世界的大框架作橫向比較,並考慮到同期間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國際秩序狀況,我們會發現,過去30年的發展與其說是中國的奇蹟,還不如說是世界帶來的奇蹟。如果靠模仿也能給中國帶來奇蹟,那恰恰說明西方過去500年發展的科學技術和所建立的世界秩序的厲害。
三
問:在改革開放30年的過程中,我們作出了很多很好的決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有很多失誤。您認為這30年我們有哪些重大的失誤?
陳志武:我覺得要談重大失誤的話,就要回到楊小凱先生和林毅夫先生當時的辯論上,即“後發劣勢”和“後發優勢”的問題。
“後發優勢”論指的是後發展的國家可以從先發達國家那裡很快模仿到技術,不用重複先發達國家走過的彎路,這即為優勢。而楊小凱的“後發劣勢”論指的是,正因為後發展國家可以輕便地模仿,一下就能快速搞經濟,所以,後發展國家會缺乏動力去改革自己的制度。正由於來得太輕鬆,能以技術替代制度變革,就沒動力在根本性制度上作有利於長久發展的變革,結果犧牲了長久繁榮的機會,後發便利反成了“劣勢”。
我真希望更多人能認識到這一點。20世紀90年代我們錯過了好幾次根本性的政治改革、制度改革的機會,中國經濟要持續增長的話,在20世紀*十年代錯過的改革機會現在要補回來,在中國儘早完成那些必要的憲政*制度改革,以糾正“後發劣勢”。
我說的這個意思其實很簡單,因為中國過去30年改革開放的成就,相當程度上是透過模仿、透過引進非常成熟的技術讓中國能夠比原來更加充分地利用廉價勞動力,讓中國變成世界的工廠,透過我們自己人力的優勢,借用總體的發展機會,搭上世界全球化的便車的,讓中國在30年的時間內實現了人均GDP好幾倍的增長,這就是林毅夫講到的“後發優勢”的方面。
但是正因為透過模仿可以讓中國發展得這麼快,這麼短時間的發展總量這麼大。這個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有的時候來得太容易的話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感覺所有的成就都是因為我們自己,而不是外來提供的,不是別人做了很多基礎性的發展和世界貿易秩序方面的積澱給我們提供的結果。
這種行為的偏差表現之一,就是功勞都是自己的,錯誤都是別人的,說西方國家有陰謀、妒忌,有“*”,給中國設定各種障礙。這樣讓我們很容易把很多本來應該作的制度性改革、*性的發展都不做了,甚至會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結論。比如說你看過去30年沒有這些東西,中國的經濟也是每年按照近10%或者更高的速度發展,很容易給人一個印象,好像有沒有*、憲政、法治,對於經濟發展也沒什麼影響。
問:現在有人經常拿中國跟印度比,說印度是一個*的國家,而且他們比我們基礎要好,但他們現在發展得遠遠不如我們,所以我們不需要*等這些東西。
陳志武:這一點我跟一些學者、朋友交流得也比較多。正因為從總體上來說不可避免地有行為方面的偏差,比如說以前總講“不見棺材不落淚”,確實是這樣的。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改革開放30年的啟示(5)
過去200年西方國家工業發展,帶來了貿易機會和國際貿易的秩序,這不只是給中國提供了機會,也給印度、俄羅斯、越南等各個國家都提供了機會。為什麼印度沒有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90年代初利用這些機會,而中國在70年代末、80年代、90年代,及2001年加入WTO後利用了這些機會呢?恰恰是因為印度從1947年獨立以後建立了*的體系,使得印度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都沒有經歷過中國的3年自然災害幾千萬人死掉,10年的“*”,他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遭遇。在當時來看,正是*制度給印度提供了保障,讓他們政府官員和決策人,不至於透過專制、集權給印度社會帶來這麼多的災難。
這樣來看,從某一種意義上說,*制度更多的是保持穩定,*制的特色之一就是讓一個國家的決策不是幾個人說了算,而是讓大多數人說了算。而人都比較偏好穩定而不喜歡變化,所以在那種情況下,你如果要改革人們的生活方式的話,跟*制度是有一定的矛盾的。
印度也沒有經歷過中國的遭遇。像1980年的時候按照實際購買力平價來算的話,印度的人均GDP差不多是680美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