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火燒的意思與“焚”同意,後人便以“憂心如焚”表示心中極為憂慮。
■ 遊刃有餘
典出《莊子?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有一個名叫庖丁的廚師為梁惠王宰牛,他宰牛的技術非常高明。文惠君看到極為讚歎,說:“好啊!你的技術怎麼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庖丁說:“我宰牛的技術很熟練,不僅僅是因我經常宰牛,而是我在宰牛的過程中掌握了其中的規律。我清楚地知道牛體的肌理結構,牛的骨骼之間的間隙在哪。在宰牛的過程中我用薄薄的刀刃在牛骨的間隙中行走,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間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我宰牛的刀從來沒有碰過經絡相連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更不要說股部的大骨了。這就是為什麼我的刀在用了十九年的時間還是像剛剛磨好還未使用過一樣的原因。”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話,學到了養生之道啊。”
“遊刃有餘”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 有備無患
典出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春秋時,晉悼公有一個部下叫司馬魏絳,是一個執法嚴明的好官。晉國在司馬魏絳的輔佐下日益強大,並與鄭宋等十一國簽訂了和約。楚國因十二國簽訂合約而出兵伐鄭。鄭無法抵抗,與楚國簽訂合約。北方十一國因此要出兵攻打鄭國,於是,鄭國派使臣來向晉求和。晉國同意了,鄭國為謝晉國,送來大批珍寶、歌女等。晉悼公要把其中的一半歌女賜給魏絳,魏絳不接受,並趁機勸諫晉悼公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晉悼公聽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把所有的歌女歸還。幾年後,晉悼公在魏絳的幫助下,順利地完成了晉國的霸業。
後人自此便引用“有備無患”來形容做事情有了萬全的準備,就可以避免突發的狀況了。
■ 有口皆碑
典出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寶峰文禪師法嗣?太平安禪師》: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一天,永州太平的安禪師坐在佛殿的主座上,向僧人們宣講,他說:“每一種貨物,販賣時價錢的高低,都離不開市場的價格。聽說鎮州的蘿蔔貴極了,而盧陵那裡的大米卻賤的出奇,哪像咱們這裡啊。咱們這兒五穀豐登,世道太平,用不著去北邊買賤的,去西邊買貴的。咱們這兒順應自然,商品就豐富,人群來往就多;順應自然,就有利於推行朝廷的仁政。這已經是國泰民安,怎麼還說是佛的道理呢?”
過了挺長時間,安禪師說:“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後來,安禪師的這些歌頌昇平氣象的宣講被精煉為“有口皆碑”。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記功碑。比喻人人普遍稱讚。
■ 有條不紊
典出《尚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盤庚,是商朝的君主。他為了更好地建設商朝,把商都由奄遷到殷,但百姓都不喜歡。於是他命令群臣對百姓說:“君主之所以遷都,是因為舊都的條件不適於生活。遷都對我們是有利的。”
後來,盤庚擔心群臣不能如實地向百姓傳達自己的旨意,於是又強調說:“從前先王釋出的指令,沒人敢變更。先王的臣子們執政穩重有效,使百姓們感受到了先王的惠澤。你們應該效仿那些賢臣,將我的德政全面的施與百姓,不要營私舞弊。你們做的怎麼樣,我都看得很清楚,執行我的德政時要做到‘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意思是說,就像把網接在綱上,這樣才會有條理而不紊亂。
四字篇 第十五章(3)
“有條不紊“形容有條有理,一點不亂。
■ 餘勇可賈
典出《左傳?成公二年》:以徇齊壘,曰:“欲勇者,賈餘餘勇。”
公元前581年,衛穆公侵襲齊國,卻被齊國打敗。衛國向晉景公求援,晉景公命中軍元帥郤克率上、中、下三軍,戰車800乘,會同魯、衛、曹及狄人的軍隊進攻由齊頃公率領的滯留在衛國的齊軍,於是,晉齊兩國打了起來。
六月,晉國軍隊到達靡笄山下。齊頃公派人請戰,說:“我們以並不精銳的部隊迎接貴軍的到來。並請求明早一見。”晉國郤克說:“魯國、衛國是我們晉國的兄弟國家。他們兩國派人來請,說讓我們來敝邑的大地上散發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