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除了極少數的天賦異稟,越是高階境界,越是需要月深年久的法力修為,也就是說,高階法師多是些年紀較長者;它不像戰士,可以憑膂力與膽魄見長而加以彌補,而天尊身邊的十四護衛則是因為受天尊親自調教,故而也都是年紀在三十左右的青壯年道士。法神年紀青青,被冠以法神之時年方二十五歲,又沒有妻室子女,這樣一位年青領袖,如果身邊盡皆是一些鬚髮不是皆白就是花白的老者行護衛之職,一來顯得不適稱,再者,也不好行調拔之令。因此,才儘量優中選優,再擇優篩選年輕者,即使這樣,這十二名精心篩選出來的護法,年紀最小者也是三十五六歲,最大的已經四十七八歲。
前面已經交待過,仇記在冠名法神封號之後,便一直在巨府深居簡出,除了與師父巨贊法師每日研習魔法外,更要效行儒學之士禮儀舉止。這樣一來,法瑪大陸世人只知道法師界有個年輕而傑出的法師被冠名法神,成為法師們公認的領袖,結束了長期以來法師界拉幫結夥的混亂局面;然而,對於這位法神的真面目,除了巨府所處的那個小村中的村民們,卻是很少有人真正見到過的。相比白日門天尊和比奇城的龍血先生,這位法神不但年青,也神秘得多。這也為仇記在冠名法神後仍能四方遊歷、遍尋山水創造了條件。也正因為此,客來酒家才會上演大名鼎鼎的法神和店小二爭論的場面,欣瑩面對這個“勢利書生”生出厭嫌的眼神;如果換作是龍血先生或天尊呢?不說也罷。
再說仇記召集十二護法,卻在道館會合,這並不是說法神與天尊有多鐵,穿一條褲子,領一班兄弟。而是仇記自被冠名法神以後,再將十二名推選出來的護法冠名法王,便一直深居巨府,還沒有向隆澤陛下申請調拔資金在盟重土城建造法師館舍。這其中自然有仇記年輕,冠名法神前又生性放蕩不羈,對於這些長久規劃還沒認真加以考慮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仇記一直沒有找到適合建造一座法師靜心修潛之地的緣故。在冠名大會上,曾有年長法師提議,天尊在白日門有靜修堂,龍血先生在比奇城有百戰堂,我們法師是不是在盟重土城也修個什麼堂呢?仇記想了一想,說日後再議,實際上心下里就已經做好了盟重土城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的打算。其中原因,白日門和比奇城皆處於較為安定繁華之地,比奇省就不用說了,白日門雖有赤月惡魔,但在天尊威懾下,也是不敢貿然出動,基本上,還是平靜的。而這盟重省則不同,盟重省內零散怪獸就已頗多,西北上還有死亡山谷,東面更有祖瑪神廟。這兩個派別的怪獸,一方兵強,一方勢眾,屢犯境內民生,又有深巢險隘,實難剿滅。本著立足一方水土,維護一方安寧的原則,如果法師界在盟重土城建個什麼館,那就等於是法師們在用自己的力量來抗衡死亡山谷和祖瑪神廟。雖然,為國盡忠、保衛民生是職業中人一貫倡導的主流思想,但這種舍自己孩子去套狼的做法,任意一個明智的人都不會去做,仇記當然考慮到了這些。因此,仇記就已在內心中將盟重省排除在外。比奇省和白日門自然是不能考慮了,所謂一山容不得二虎,一城也是難容二主。在這三個省之外,就只剩沃瑪森林和毒蛇山谷了,這兩個地方雖然都比較落後,但比照起盟重省的兇險來,卻是悠然得多,也更利於法師們靜心研習法學造詣。
這幾年裡,仇記在巨府深居簡出的同時,令十二名護法遊歷四方的時候,在毒蛇山谷與沃瑪森林這兩處地方尋一個曲徑通幽之處,建造法師永久講法研習之地。這次召集護法們臨時借道館之地會合,主要就是探討這個問題。
一路無話,穿街走巷,直奔道館。
抵到道館門口的時候,太陽已經升起老高了,褪掉了晨起時的那層桔紅色的曖昧,變得越發灼亮起來,照在臉上,初顯熱度;仇記站在門階上,擦了擦額上細密的汗珠。
道館並不是很大,整體建築格局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大宅院。正房四間,主要做會議、講學之用;兩旁廂房各三間,主要作道士中的德高望重者休息之用,比如天尊十四護衛。天尊來土城的時候是不會住在道館裡的,官家早已將其住所另行安排妥當,在此只作瞭解,不再敷敘。廂房後面還有六排單門獨戶的小屋,一排十一二間,每邊三排,主要為普通道士們休息歇腳之用。舉個例子,如果把道士們看作是白日門集團的下屬員工,董事長天尊先生,那麼這個道館實際上就是白日門集團駐盟重省辦事處兼招待所。
仇記站在大門口擦了擦額上的汗,進得門來,直奔正房而去。事先已經跟天尊打過招呼的,天尊也告知了這裡的管理人員,預留正房為法神與十二護法議事之用。此時道館內走動著六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