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從擒竇泰,復弘農,豪先鋒陷陣,加前將軍、中散大夫。沙苑之戰,豪殺傷甚多,血染甲裳盡赤。太祖見之,嘆曰:“令貴武猛,所向無前,觀其甲裳,足以為驗,不須更論級數也。”於是進爵為公,增邑通前一千五百戶。除鎮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南郢州刺史。
九年,從太祖戰於邙山,豪謂所部曰:“大丈夫見賊,須右手拔刀,左手把槊,直刺直斫,慎莫皺眉畏死。”遂大呼獨入,敵人鋒刃亂下,當時鹹謂豪歿。
俄然奮刀而還。戰數合,當豪前者,死傷相繼。又謂左右曰:“吾豈樂殺人,但壯士除賊,不得不爾。若不能殺賊,又不為人所傷,何異逐坐人也。”太祖嘉之,拜北雍州刺史。十三年,論前後戰功,進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增邑通前一千八百戶。十五年,賜姓和稽氏,進位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豪性兇悍,言多不遜。太祖惜其驍勇,每優容之。豪亦自謂意氣冠群,終無所屈。李穆、蔡祐初與豪同時開府,後並居豪之右。豪意不平,謂太祖曰:“外聞物議,謂豪勝李穆、蔡祐。”太祖曰:“何以言之?”豪曰:“世言李穆、蔡佑,丞相臂膊;耿豪、王勇,丞相咽項。以咽項在上,故為勝也。”豪之粗猛,皆此類。十六年,卒,時年四十五。太祖痛惜之,贈以本官,加朔州刺史。子雄嗣,位至大將軍。
高琳,字季珉,其先高句麗人也。六世祖欽,為質於慕容廆,遂仕於燕。五世祖宗,率眾歸魏,拜第一領民酋長,賜姓羽真氏。祖明、父遷仕魏,鹹亦顯達。
琳母嘗祓禊泗濱,遇見一石,光彩朗潤,遂持以歸。是夜夢一人,衣冠有若仙者,謂其母曰:“夫人向所將來之石,是浮磬之精。若能寶持,必生令子。”其母驚寤,便舉身流汗,俄而有娠。及生,因名琳字季珉焉。
魏正光初,起家衛府都督。從元天穆討邢杲,破梁將陳慶之,以功轉統軍。
又從爾朱天光破万俟醜奴,論功為最,除寧朔將軍、奉車都尉。後隨天光敗於韓陵山,琳因留洛陽。魏孝武西遷,從入關。至溱水,為齊神武所追,拒戰有功,封鉅野縣子,邑三百戶。大統初,進爵為侯,增邑四百戶,轉龍驤將軍。頃之,授直閣將軍,遷平西將軍,加通直散騎常侍。三年,從太祖破齊神武於沙苑,轉安西將軍,進爵為公,增邑八百戶。累遷衛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
四年,從擒莫多婁貸文。仍戰河橋,琳先驅奮擊,勇冠諸軍。太祖嘉之,謂之曰:“公即我之韓、白也。”拜太子左庶子。尋以本官鎮玉壁。復從太祖戰邙山,除正平郡守,加大都督,增邑三百戶。齊將東方老來寇,琳率眾御之。老恃其勇健,直前趣琳。短兵接,琳擊之,老中數瘡而退,謂其左右曰:“吾經陣多矣,未見如此健兒。”後乃密使人勸琳東歸,琳斬其使以聞。進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除鄜州刺史,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
孝閔帝踐阼,進爵犍為郡公,邑一千戶。武成初,從賀蘭祥徵吐谷渾,以勳別封一子許昌縣公,邑一千戶,除延州刺史。又從柱國豆盧寧討稽胡郝阿保、劉桑德等,破之。二年,文州氐酋反,詔琳率兵討平之。師還,帝宴群公卿士,仍命賦詩言志。琳詩末章雲:“寄言竇車騎,為謝霍將軍,何以報天子?沙漠靜妖氛。”帝大悅曰:“獯獫陸梁,未時款塞,卿言有驗,國之福也。”
保定初,授梁州總管、十州諸軍事。天和二年,徙丹州刺史。三年,遷江陵副總管。時陳將吳明徹來寇,總管田弘與梁主蕭巋出保紀南城,唯琳與梁僕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晝夜拒戰,凡經十旬,明徹退去。巋表言其狀,帝乃優詔追琳入朝,親加勞問。進授大將軍,仍副衛公直鎮襄州。六年,進位柱國。建德元年,薨,時年七十六。贈本官,加冀定齊滄州五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諡曰襄。
子儒,少以父勳賜爵許昌縣公,拜左侍上士。後襲爵犍為郡公,位至儀同大將軍。
李和,本名慶和,其先隴西狄道人也。後徙居朔方。父僧養,以累世雄豪,善於統御,為夏州酋長。和少敢勇,有識度,狀貌魁偉,為州里所推。賀拔嶽作鎮關中,乃引和為帳內都督。以破諸賊功,稍遷徵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賜爵思陽公。尋除漢陽郡守。治存寬簡,百姓稱之。
至大統初,加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都督,累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夏州刺史,賜姓宇文氏。
太祖嘗謂諸將曰:“宇文慶和,智略明贍,立身恭謹,累經委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