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女,隔一會就是陌路人了!但願你出家之後,堅心修行,光大佛門,使後世敬仰。更願你能夠得道正果,肉身成佛!更願廣佈佛法,救度世人!如今你且到佛祖跟前去虔誠發過願心,然後待為父的替你剃度。”
公主又拜了三拜,站起身來,走到佛座之前,倒身下拜,默默通誠祝告,發過了願心。然後回到妙莊王跟前跪下,妙莊王在白玉盤中取過金刀,一面將妙善公主的頭髮向四下分開,使披下露出頂門,一面就在她頂門上剃了三刀。這麼一來,不由他一陣心酸,兩股熱淚,破眶而出,手中的刀,震震欲墜,再也說不出半句話來。
旁邊的執事尼僧,見了如此情形,生怕金刀墮地,便跪上一步,在妙莊王手中接過刀來:將妙善公主的頭髮,一陣“蘇蘇”地剃,瞬息之間,已變成一個光頭。
妙莊王於是又在二公主手裡取過手巾,從缽盂中蘸了清水。在光頭上揩拭一週,又親自取過袈裟,替她披上,又賜了僧帽。妙善當場換好,合十拜過了妙莊王,站起身來重又參拜佛祖。此時她竟與眾尼僧一般無二。
妙莊王睹此情形,不忍久留,便命排駕回宮,二位公主跟隨在後。妙善率領群尼,一直送到天王殿外,各各匍匐於地。
妙善口稱:“貧尼妙善率領合寺僧尼,恭送我王御駕,願我王萬壽無疆!”
妙莊王與兩位公主,一聽如此稱呼,心上又不由得一陣說不出的難受,話也哽住了說不出,只將手招了一招,各自登輦而去。妙善見他們去遠了,才站起身來,帶領群尼回到寺中不表。
再說那一班觀禮的百姓們,見如此大典已告完畢,再沒有什麼可看了,便也扶老攜幼,呼男覓女地紛紛散去,寺中才清靜下來。
從此以後,妙善公主竟變了妙善大師,安心住在金光明寺中,虔誠修行。貼身又有保姆和永蓮二人作伴,伏侍的人,又都是舊時宮女,故她視此金光明寺,無異就是西方樂土。
但那一班常住的尼僧,雖然一般地會得誦經唸佛,對於佛家的奧旨卻沒多大了悟。因此,妙善大師便在課誦參禪之外,每逢餘暇,就和她們講經說法,隨時加以指點。又定每逢三、六、九日為演講之期,合寺眾人須齊集講堂,聽宣佛旨。就是左近的在家人,如其有心向佛,願意來聽,也並不拒絕,還備了齋點供這班人果腹。
如此一來,到了三、六、九的講期,就有許多遠近貧民,紛然而集。在他們的初志,不過是叨光些齋點,並不是誠心來聽什麼經。但經不起這位妙善大師,妙舌生蓮,說得天花亂墜,把許多愚頑之心,漸漸地鑿開了竅,大家都有些覺悟,信心也就深切起來。那些起初為了圖口腹而來的貧民,到此競得聽經之癖,大有非聽不可之勢,並且還替她宣揚傳說。故三、六、九講期的聽眾,也一期多似一期,真如山陰道上,絡繹不絕。國中信佛的人,也就逐漸增加起來了。
若照常情而論,出家人本就受十方的供養,如何她卻反其道而行之,供養起十方來呢?一來這金光明寺中,置有良田千頃,衣食豐足,不必要人家齋供;二來妙善大師的主旨,就在於感化愚頑,拯拔苦厄,光大佛門,若不是此,決不能吸引群眾。
好得多著錢也沒用,備辦些齋點,究竟所費有限,所造的功德,卻非常宏大,又何樂而不為呢?這麼一來,連城中的貧民也聞風而來,講期竟如集市一般,耶摩山下,也生氣勃勃了。
光陰易過,轉瞬之間,已是冬寒天氣,北風肅殺,刺人肌骨。那一班貧民,身上沒有棉衣,禁不起冷氣的侵襲,多躲在家裡不敢出門一步。因此,聽講的人。一期少似一期。妙善大師得知其故,不覺側然心憫!使命人入城去買了許多布匹棉絮,親自加以剪裁,裁成大小不等的襖褲數百件,分交合寺僧尼侍役去縫紉,到底人多手快,不消幾天已經做得完成。又命安下大鍋,每逢講期,預先煮下幾鬥米熱粥,待大家飽餐—頓,再上講堂。凡是沒有棉衣的人,就將襖褲分給他們,大家既有了棉衣禦寒,並且在風中走冷了,又有熱粥可吃,再也不愁什麼,於是聽講曲人,又重行增加起來了。
話休絮煩,如此大家替她宣揚傳說開去,通國的人民、都視這座金光明寺好象慈善機關一般,一班赤貧如洗,毫無依靠之人,竟有不遠數百里老遠趕到耶摩山來,投身金光明寺。這位妙善大師卻一視同仁,凡有出家的尼僧來投,一概收留寺中,也不講什麼三餐一覺的話,他們不想走,也不去趕動身,由他住到幾時,好得禪房廣大眾多,不愁容不得。至於在家人老遠來投的,其間男女老幼都有,寺內自然不便收留。妙善大師又每人發給竹木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