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政治運動與政府管制。請記住,每一種解決方式,在所有權範疇的反公有資源一側都有著對應做法。等說到第7章切薩皮克灣偷獵牡蠣的故事時,我將更詳盡地討論這三種解決辦法。至於現在,我只說個大概。
私有化和市場交易,可以解決過度使用的悲劇。在前面停車場的例子裡,你第一個發現了空蕩蕩的停車場,基於“先到先得”的原則,你可以要求獲得它的所有權。“頭一個”是佔有資源的標準方式(儘管不一定公平,也不一定有效率)。想想網際網路上的域名吧。基本上,誰在網上搶先註冊,誰就能獲得該域名。3
私有化所有權的另一條途徑是國家控制。國家可以拒絕你先到先得的主張,沒收這座停車場,並將之拍賣給出價最高的人,或者悄悄把它贈送給某個代理人。然而,一旦停車場落入私人之手,肯定會比以前獲得更好的管理。要是業主把停車場打掃乾淨,重新鋪砌路面,用油漆畫好標示,保持環境清潔有序,他就能靠它賺錢。把車停到私有停車場,你喪失了使用公有資源的自由,但獲得了秩序與便利。
哲學家們對私有制仍存在道德上的爭議,可從實踐上來說,很多時候,私有化的確能使公有資源免於過度使用的命運。主流經濟所有制理論認為,這種“保護作用”是私有財產誕生的主要理由,併為社會帶來了福祉。4
由於我們把焦點放在私有制上,容易忽視以協作的方式解決過度使用的困境。協作解決大多是小範圍的,有地方特色和特定的背景,不依靠法律體系,因此也就是“隱形”的。在神奇停車場的例子裡,擋風玻璃下的留言條、大街上的流言蜚語以及其他鄰里機制,可以把停車者團結起來。停車者說不定會想出辦法,維持停車場的有序運作,避免政府的強制舉措,使之落入私人之手。在《公有資源管理》(Governing the mons)一書中,奧斯特羅姆指出,放眼全世界,曾有許多組織嚴密的社群成功地管理了集體財產,避免了悲劇性結果。5 依靠合作,成功保護爭議資源,推動社會的整體福祉,這一類的例子不勝列舉。
神奇停車場(2)
最後,國家強制措施也能解決過度使用問題。要是有太多陌生人來來去去,大家彼此不熟,或是沒法教訓不守規矩的人,協作機制就會瓦解。假設如此,停車者恐怕只好放棄在擋風玻璃下留紙條的禮貌做法,弄斷別人汽車的天線,故意把車子劃花,放掉輪胎的氣,甚至拳腳相加。於是,國家宣佈將該停車場收歸國有,安上大門,分發或銷售停車許可證。但官僚機制費用高,而且反覆無常。政治壓力或許會使得停車場的用途變得千奇百怪。國家並不擅長靈活高效地經營停車場。國家所有、國家管理可以消除停車場的公地悲劇,但也會為停車者增添新的不便和成本。
公有資源的私有化,可以治癒過度使用悲劇,讓停車場變得井井有條,也可能在無意間招致與過度使用截然相反的結果—沒人使用。“反公地悲劇”描述了這種利用不充分的問題。儘管從核心上來看,“反公有資源”的概念指的是所有權分散,但亦可推廣到決策分散上。資源的使用往往取決於某種管控程式的結果,要是管控領域牽涉到的方面太多(如鄰里和活動團體;地方、州和聯邦立法者;機構和法院),且各方缺乏協調,就有可能阻礙潛在資源的使用。貫穿本書,我對反公有資源概念的討論,既包括核心的所有權案例,也包括外延的管控案例。
停車場怎麼會變成反公有資源呢?請記住,反公有資源的使用不充分,是公有資源過度使用的對立面。政客們私有化國家所有的資源,資源初次為人所擁有,或是所有者瓜分產權,都有可能使得事情走上錯誤的發展方向。比方說,在私有化停車場的過程中,政客們恐怕並不想得罪停車者,因為這些人也是選民,於是,他們把每一位停車者從前停車的位置指定為免費停車點(有點類似於美國政府分配海洋捕魚份額和可買賣的排汙許可證)。要是停車者有上千人,車位只有100個,那麼,每一個車位不得不由十多人共用。把零散的份額重新整合成可使用的停車場,需要進行大量交易。哪怕每一位停車人都依理性行事,討價過程也會累死人。何況我們不少人並不理性,更何況是在晚上7點,時代廣場的精彩劇目正要開演的時候。這樣一來,私有化的停車場說不定空空如也沒人用—變成了反公有資源。
現在,讓我們把背景從停車場的停車人換成牧場上的綿羊。倘若公有牧場劃成了一塊塊面積僅有1平方英寸的“私人產品”,牧羊人連一頭羊都沒辦法在上面放養。若干後代繼承了祖上的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