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刻辨認出這是香草蘭的味道,眼睛微微一亮,“元媽。這不是會是一個薰香壺吧?”
“嗯。”元媽點了點頭,“那東西叫作‘十香壺’,一共能放出十種香味。”
“十種嗎?”葉知秋有些吃驚,細細觀察了一下薰香壺的構造,便福至心靈。捏住那個 按鈕再次旋轉,又是“咔”地一聲輕響,香甜散去,被一種略帶辛辣的香味所取代。是百里香的味道。
繼續擰動,又辨別出了眾香子,姬茴香,小茴香,紫蘇等香辛料。基本上都是華楚國沒有的東西,其中兩味還是在原來世界普遍應用的胡椒和孜然。
這哪裡是薰香壺?分明就是一個調料壺嘛。
“元媽,這東西你是從哪兒弄來的?”
元媽瞟了她一眼,語調緩慢地道:“這是臨出府之前,一位主子賞賜給我的。說是番邦傳過來的東西。每一種薰香都能治病。她聞不慣那些香味,就讓我帶出來當個念想。
日子過得最苦的時候,我打算拿它換幾個活命錢來著。可當鋪不認這個。只肯出五個銅錢。我一氣之下又拿了回來。壓在箱子底兒,一放就是十幾年。要不是你說起番邦,我怕是還想不起來有這麼個東西。
這東西放在我這裡也沒用,你拿去吧。我瞧著你挺喜歡琢磨番邦的玩意兒,說不準在你那兒能派上什麼用場。”
除了能裝東西聞聞味道,葉知秋實在想不出這個調料壺還能派上什麼用場。在元媽那兒就放了十幾年。加上運輸,倒手轉送,都夠得上古董級別了,裡面的調料恐怕也早就過期了。
那可都是市面上沒有的稀罕物,真是浪費!
她瞭解元媽的脾氣。送出手的東西絕不會再收回去,因此也不推辭。問清楚關掉機關的方法。便用錦帕原樣包好,放進自己帶來的籃子裡。
劉鵬達回來得很快,右手提著一捆宣紙,左手提著書和毛筆、硯臺、墨塊一應零七八碎的東西,滿頭大汗,臉膛泛紅,一進門就喊:“知秋姐,我把東西買回來了。”
聽到他略帶興奮的聲音,葉知秋剛剛恢復正常尺寸的腦袋又隱隱發脹。調整了一下心情,才若無其事地挑開門簾,微笑地道:“辛苦你了!”
“沒事。”劉鵬達擺了擺手,又有些迫不及待地招呼她,“知秋姐,你來看看,我給虎頭挑了兩本很不錯的書。”
葉知秋答應著走過來,接過他手上的書翻了翻。一本是《少兒經》,裡面收錄了一些淺顯易懂的字句,還附了一套臨摹板;另外一本內容比較深一些,收錄了這個時代的一些詩詞歌賦,叫作《百歌集》。
“我最初認字的時候,就是用的這兩本書。”劉鵬達在一旁給她解說,“只要虎頭把《少兒經》裡面的字全部學會,就能讀懂《百歌集》了。”
說著又指了指那捆宣紙,“這是通濟府那邊出產的熟宣,不是太硬,又不容易積墨,最適合練字了。還有這幾隻毛筆,都是比較不錯的陳年羊毫,有一點剛性,也好著墨。
知秋姐,你再看看這硯臺和這墨塊,都是又便宜又好用的……”
他喋喋不休,將買來的東西統統介紹了一遍。眉飛色舞,神情之中帶著些許驕傲,還有那麼一點顯擺和表現的意味。說完用閃著異樣光彩的眼睛,期冀又忐忑地望著她,等待她的讚許和誇獎。
葉知秋裝作不懂他的心思,只客氣地說了一句,“讓你費心了。”
劉鵬達的眼神不出意料地黯淡下來,聲音悶澀地回了聲“沒什麼”,將剩下的銅錢遞給她,“這些東西一共花了不到兩百文,剩下的都在這兒了。知秋姐,你收好。”
“嗯。”葉知秋伸手接了,對他笑了一笑,“謝謝你了。”
“不用謝。”劉鵬搖了一下頭,偷眼瞄著她的臉色。見她神情如常,並沒有生氣或者難過之類的情緒。可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又說不上來,一顆心待懸不懸的,不是那麼踏實。
葉知秋原本打算陪元媽吃過午飯再走,知道劉鵬達的心意之後,又改了主意。她和元媽吃飯,總不好將他外出去吧?叫他一起吃,又怕他因為“同席”生出什麼曖~昧的想法。與其糾結,不如不吃。
到附近轉了一圈,添置了一些東西,又買了幾樣發培芽苗菜的種子。回來的時候,就見老牛叔和阿福已經在麵館等她了。將東西裝到車上,跟元媽道過別,便坐上牛車出了城。
一路上葉知秋和阿福說說笑笑,老牛叔偶爾也會插上一兩句。只有劉鵬達心事重重,顯得格外沉默。
回到小喇叭村,正是家家戶戶吃二頓飯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