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實說的就是自己做了壞事,卻以為自己做了好事。
在管理工作中,有很多“蛇蛙現象”,看看自己身邊的同事和員工是否有這樣的事情,看看技術型管理者的你是否犯過這樣的錯。
案例一:為了趕進度工作,於是讓某人加班來完成,工作如期完成了,感覺應該給加班人一定的補償,於是設立了加班費。剛開始的時候確實調動了很多人的積極性,時間一長好像發現不對勁。加班的人多了,但好像很多人並不需要加班,原本白天可以做完的工作,要拖到晚上來做,一些住宿舍晚上沒什麼事的人,也都開始加班工作。
第一節 建立團隊規則(2)
案例二:公司漲工資、評職稱、發獎金的時候,誰呼聲高你就得多加考慮,而那些平時在工作中勤勤懇懇的人,習慣了沉默,你就以為他們沒有要求,所以也就考慮得少。真正應了那就話——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你以為是在考慮部門的氛圍,實則傷了真正腳踏實地幹活人的心,他們沒有提出要求是因為他們善良,一旦他們傷透心的時候就是他們離開的時候,而且不會告訴真正的原因。
案例三:專案正是最緊張的時候,你的下屬找到你,希望你能夠給他漲工資,否則他就離職。你知道他最近要買房子,經濟負擔比較重,而且他是這個專案的主力,你不希望他離開,因為那對專案的影響非常大。於是你同意了他漲工資的請求,並要求他保密。但是紙包不住火,你發現專案組其他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好像大不如前了,與此同時,你非常擔心其他成員會和你提出這樣的要求。
案例四:說說管孩子吧,你的小孩如果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哭,為了不讓小孩哭,你馬上拿來巧克力或糖果哄他,開始確實很管用,可是時間一長,你發現小孩好像比以前愛哭了,於是你只好拿巧克力或糖果哄他!
管理團隊時,技術型管理者很多時候會無意識地犯這樣的錯誤,無意中成了“管理的罪人”。這就需要我們首先找出自己在管理中出現的類似現象,能夠在內心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有改正的意識;其次是學習一些人力資源領域的技能,學習如何依據責任、能力、成熟度、培養、激勵等綜合因素進行工作分配,出現類似的現象應該如何解決。
這樣,我們不僅能夠避免成為“管理的罪人”,而且還可以成為管理的高手。
團隊規則之二:火爐法則
所謂“火爐法則”,就是把“火爐”燒得紅紅的,放在那裡,本身並不會主動燙人,但只要有人去觸控,它就必燙無疑,不管你是誰,誰摸燙誰,而且立即處罰,沒有特例。
火爐法則的四個特性:
1、警示性:一個火爐放在那裡,熊熊火苗,告誡旁人不能輕易觸碰和跨越,自然具有威攝力。團隊的制度就是規範,也應具有警示作用,對員工應起到事前的一個約束與預防作用。
2、及時性:一個紅通通的火爐,如果你去觸碰它,你會馬上會被灼傷,而不是摸上去,等一下再感覺到熱。違背制度馬上得到相應的懲處,承擔相應的責任,及時性是獎懲的一個重要原則。
3、必然性:如果你去觸碰火爐,你必然會被灼傷,而不會這次碰了會灼傷,下次就不會灼傷。違背制度必然會承擔相應的後果,而不會因為時間、地點的改變而改變。
4、平等性:不管你是什麼人,一般工人也好,政府官員也好,企業老闆也好,去觸碰了火爐,都會被灼傷,火爐不會因為你是什麼人而選擇是否灼傷。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誰違反了制度,都會受到相應的懲戒。
從這四個方面來看,用火爐來比喻團隊制度和制度的執行,倒也顯得十分貼切。換言之,對於制度建設,教育和規勸違法亂紀的社會行為確有必要,但還應與“嚴厲的懲罰”相結合,方能產生“治標”的同時、更能“治本”的效果。“教育規勸”也好,“培養守則意識 ”也罷,都只是寄託在“行為人能夠自覺遵守”這一點上;而嚴厲的處罰,則是技術型管理者強制行為人必須遵守,是對上述“行為要求”的一種必要的配套措施。 。。
第一節 建立團隊規則(3)
團隊規則之三:亞斯蘭現象
將一群羊用鐵絲網圈起來,每天都有羊跳出鐵絲網逃走,羊群的數量不斷減少。後來將鐵絲網通上電,開始還是有羊不斷衝擊電網,也有的羊因此而死掉。但是,慢慢的衝擊電網的羊就越來越少了,羊群裡的羊都遠離電網,羊的數量也不再減少了。再後來,鐵絲網保留,但是已經不再通電了,可是羊群依然不再靠近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