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0部分(第2/4 頁)
若不能確定這一點,你前面說得那些,都不可能實現的,皇后若掌握生殺大權,門下省就無法限制住她,她可以動用司法權,去威脅門下省的那些人,也可以用司法權,剷除張文灌等人。”
狄仁傑點點頭道:“言之有理,是應該確保這一點。”
韓藝皺眉道:“若是我們違法呢?”
“那也得依法懲處。”
“這。。。。。。。”
狄仁傑道:“尚書令,你如今有權有勢,哪裡犯得著幹那些犯法的勾當,反倒是下面那些官員,經常採用不法手段,謀求上位。另外,各位不妨想想看,自古以來,是死於違法的官員居多,還是死於政治鬥爭的官員居多?就說統帥打了敗仗,若不依法的話,皇后就可以直接處決將軍,若依法的話,便有理可循,不會因權力鬥爭,而使我國痛失良將,對於文臣亦是如此,這其實在保護我們。”
韓藝眉頭緊鎖著,又看了看契何力和薛仁貴。
這兩位統帥也在凝眉思索著,他們本是特權人士,如果司法獨立,他就失去特權,但如果不司法獨立的話,那崔戢刃的建議就不能實現,若皇后勝出,她就可以掌握著生殺大權,可拋開這一點不說,他們也認為,自己違法的機率,似乎要比死於政治鬥爭低那麼一點點。
因為他們有權有勢,這犯法的事,不需要他們自己去幹,聰明的狄仁傑都已經告訴他們,很難抓到他們的把柄,但是政治鬥爭的話,皇帝殺得肯定是他,不是他的僕人。
權衡再三,契何力死不要臉道:“你小子看我作甚,老子這一生就沒有犯過法,老子怕什麼。”
薛仁貴道:“我覺得崔中丞的建議是可以行的。”
第二千零七十五章 誰有選擇?
這談著談著,大家漸漸對於崔戢刃的建議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來。
要知道這個團隊可是韓藝精心挑選出來的。
崔戢刃、長孫延、王玄道、鄭善行他們本來比較特殊,他們並沒有儒家那種君君臣臣的思想,他們身上貴族氣質更加濃厚一些,在南北朝時代,貴族是經常改朝換代,他們不具備忠於皇帝思想,他們更多是在乎自己心中的抱負,其實長安七子皆是如此,元烈虎就是喜歡衝鋒陷陣,統帥都不願意當,獨孤無月天生的帥才,但是他為的是獨孤家家的榮耀,而盧師卦更是三度辭官,鄭善行當不當官也無所謂。
狄仁傑一開始可都是跟著韓藝混的,多多少少受到韓藝的影響,不再是以儒為尊。
契何力當然是絕對忠於李唐的,當初是哭著喊著要去給李世民殉葬,但是他的思想也慢慢在發生改變,不能要求只保證皇帝的利益,也得保證他們這些大臣的權益,可不能皇帝說殺就殺,這就是因為契何力年紀不小,他得顧忌自己的子孫後代。
房玄齡這麼牛,但是他死之後,房家立刻就被打入十八層地獄。
這是很可怕的。
他們只能保一時,制度卻能夠保很久,永恆當然也是假的。
更加有意思的是,當他們確立武媚孃的前提,談什麼都放得很開,因為不管怎麼限制武媚娘,都是可以的,並且限制的越厲害,就越是忠於李唐,這心裡也好受多了。
那麼反過來說,他們就是更加擁護武媚娘繼續主持政務。
如果是李弘立刻即位,那麼他們談得這些事情可就是大逆不道啊。
皇帝能答應他們嗎?
不可能的,這隻會引起更大的爭端。
這也是為什麼韓藝選擇武媚孃的原因,因為唐初不是一個**的朝廷,多半大臣還是效忠於李唐,限制李唐,很多人都不會答應,也沒有道理,但是限制武媚娘,大家都不會有這些顧慮的。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武媚娘自身能力超強,且權力**極大。
大家開始激烈的討論這個新框架。
其實韓藝也只是給了一個框架,具體細節,他沒有說,因為他沒有這個能力,他只會皮毛,具體怎麼去弄,還得靠崔戢刃他們。
而話說回來,崔戢刃他們缺少的就是這個框架,有了這個框架,他們立刻就是思如泉湧。
經過數日的討論,最終為武媚娘設計了一套全新的法案。
而這套新制度的核心,就是門下省,其實門下省的職權,本來也就是負責稽核皇帝的政令,他們可以不透過皇帝政令,但是後來皇帝又弄出政事堂來,用同中書門下三品來架空三省,而新制度,就是要重振門下省的職權。
最終決定由一百個人來組成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