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據這個地域標誌規定,現在通稱為龍井。龍井分三塊,一塊就是原來傳統意義上的西湖龍井,只佔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八。第二塊我們叫錢江龍井,就是錢塘江,浙江省錢塘江兩邊各個縣產的龍井,大概它在龍井總量當中佔百分之二十八。還有第三塊叫越州龍井,就是我的家鄉紹興,這塊是主要的,佔了百分之六十四。所以真正要說傳統意義上的西湖龍井那還是很少的,你買到的龍井當中只有百分之七八,才是正宗的西湖龍井。
崔永元:那您告訴我們西湖龍井一年的產量是多少?
姚國坤:真正的西湖龍井實際上只有差不多兩萬斤( 一年 )。
崔永元:兩萬斤?那您告訴我,現在在國內市場一年賣出去的西湖龍井能有多少斤呢?
姚國坤:呵呵……
崔永元:說二十萬斤,不誇張吧?
姚國坤:呵呵,二十萬斤?還不止這些。
崔永元:還不止?那我們可以說絕大部分都是假冒的。
姚國坤:這個絕大部分我也不敢這麼說,但是真正要買到西湖龍井,確實是不容易的。
崔永元:我們想問的就是說市場上有這麼多假冒的西湖龍井,那它對這個西湖龍井的品牌和產業是不是有很大的影響?
姚國坤:這個是的。我們也是跟當地提出來過,也是採取了很多措施,怎麼樣來保護西湖龍井。但是因為名字有了,西湖龍井已經到處都是,特別是去旅遊點買的,那基本上,我可以說,不是西湖龍井。
崔永元:我們問問陳金水先生,這個烏龍茶有沒有跟綠茶一樣的問題?
陳金水:烏龍茶原來的量是很少的。
崔永元:也是產量很少。
陳金水:原來非常少,在改革開放前幾乎在內銷上沒見過,就連北方廣大銷區都不知道有這個鐵觀音,有這個烏龍茶,有武夷大紅袍。幾乎是炒銷茶,就是華僑,雲南跟廣東一帶的華僑喝的,我們幾乎都是出口到東南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港澳一帶地區,內銷幾乎沒有。北京人基本上喝的是福建茉莉花茶。改革開放以後,因為烏龍茶有它自己的特色,它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濃純味;它的製造過程既採取了綠茶的殺青,又採取了紅茶的萎凋,就是兩個工藝的結合,同時還創造了自己的做青工序。
崔永元:我聽明白了,就是改革開放以後,大家覺得烏龍茶好喝,所以就把不喝的茉莉花茶都賣到北京來了。( 笑聲 )
陳金水:這個不是都賣到北京,北京原來就是都喝茉莉花茶。現在有百分之六十左右還是喝茉莉花茶。為什麼這個烏龍茶容易在我們新的銷區推銷開呢?主要是因為它既採取了綠茶的工藝,又採取了紅茶的工藝,它有非常好的香氣吸引人家。
崔永元:陳先生,這個烏龍茶是不是也有假?( 笑聲 )
陳金水:烏龍茶也有假,但是假的應該是少量的。只是說低檔講成高檔,要區別一下。
崔永元:以次充好。
陳金水:以次充好,並不是假的。以次充好,不是一件好事,是壞事,必須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應該能夠解決,消費者飲用完以後,他自己就會知道這個品質好壞。為什麼花茶就不容易以次充好呢?因為長期喝茉莉花茶,它什麼質量什麼價位他清楚得很,你再喝幾年鐵觀音,再喝幾年武夷巖茶,它大概什麼水平什麼樣,也騙不了消費者。我認為是慢慢會解決的。
崔永元:這個可能比較難,因為像我們消費者一開始喝的就是假的。( 笑聲 )
茶話會話茶:眾名家剖析中國名茶(3)
陳金水:不是假的,就是以次充好,並不是說都是假的。假的烏龍茶几乎沒有,我可以說沒有,就是它質量比較差,冒充得比較好。因為你不大瞭解它的品質本身的情況,就買回去,就花了比較多的錢。
崔永元:您覺得烏龍茶最大的問題就是以次充好,是吧?
陳金水:主要是這個問題。
崔永元:還有什麼樣的問題?
陳金水: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搞好規劃,搞好衛生標準質量,各方面要穩定下來。烏龍茶出口日本還是大量的,一年到日本差不多有兩萬噸,不是少量。它就作為茶水,日本人喝了烏龍茶,他就認為減肥,對人體的健康非常有好處,他喝烏龍茶已經喝了二十年,不是才喝一兩年。
崔永元:那我們能不能說它出口到日本的,實際上是原料?
陳金水:對。它幾乎都是作為加工飲料的原料,不是作為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