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人脈圈”。想想看,在一些層次較高的培訓班中,一不小心,各行各業的老闆、高管就成了自己的同窗好友,其中暗藏的商機該有多大?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培訓,直奔“圈子”而去。
同時,因為同為參加培訓學習的同學,同行之間可以彼此交換工作心得,探討行業趨勢,瞭解更多有關的行業資訊。這些資訊將會為你做出正確決策、發展事業帶來十分有益的幫助。即使不是同行,彼此交往也是十分有益的,也許他有可能成為你的顧客。同時,他也有可能帶給你正在尋找的東西。這些聚會可以培養深厚的友情。
某省交大舉辦的CEO高階研修班就吸引了不少這樣的人。第六期研修班學員劉敏,原本已擁有博士學位,但還是先後讀了9個這樣的培訓班。對此,他直言不諱地表示:“參加此類培訓班,原因之一就是被其龐大、高層的人際網路所吸引。對企業總裁和高管來說,有時人脈比知識更重要!”交大管理學院的陳泉鋒老師也告訴記者,他們的學員大多是抱著學習知識和積累人脈關係的心態,如果班裡有的人職務層次不夠高,其他學員就會表示不滿。摸透了學員的心態,院方便有意識地在招生方面嚴格把關,一般來說,只有企業副總以上級別的人才有資格參加此類培訓。
日本保險界中的著名經紀人原一平參加了許多高檔培訓班,同時他也參加一些研習會。他參加的研習會多半是一年聚會一次,然後由每個會員平均分攤所有交通和住宿費用。這些高檔研習會會員聚會每次的出席率,除了天災人禍等不可抗因素外,都高達99%。研習會中的所有會員之間有一個共同的默契,就是會中所討論的每一件事,都要保密,所有的資訊都只跟會員分享。他們彼此都變成非常親密的好朋友,彼此之間經常保持聯絡,有事互相幫忙。
參加研習會的每一位會員都有屬於自己特別的氣質與出眾的個性,因此每一個人都會受到其他人的尊重,不會因為業績的區別而產生等級之分。
原一平認為這種研習會對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一個很不錯的組織,因為它可以激勵所有的參加培訓的人們,激發出更偉大的夢想,懷抱更遠大的宏圖,讓你瞭解你可以做遠比現在偉大許多的事業。
當有人邀請你去參加培訓班或是研習會時,你一定要以一種開放的心胸和積極的態度參加。參加培訓班或研習會也許會讓你進行一些投資,但是將投資用於學習、培訓,提高你的發展人際關係的技巧,拓展你的社會交際能力,會讓你受益匪淺。世界上最昂貴的是時間,最便宜的是學習。如果你現在沒有加入任何一個研習會,不妨試試看,它也許對你很有幫助。
→虹→橋→書→吧→BOOK。
第83節:經營人脈網路(8)
No。8 靠得住的朋友要深交
韓冰和王歆都喜歡登山。
一天,他倆一起去郊外爬山,到達山頂後,他們四處眺望著山下的美麗風景。
突然,王歆不小心一腳踩空,隨即要向山崖下跌去。在這一剎那,韓冰就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可他來不及用手去抓王歆,便下意識地一口咬住了王歆的上衣,但同時他也被慣性快速地帶向巖邊。倉促之間,韓冰抱住了一棵樹,王歆卻懸在空中。
韓冰不能張口呼救,王歆的生命繫於他的牙齒。半個小時之後,過往的遊客發現了他們,而這時的韓冰,牙齒和嘴唇早被血水染得鮮紅。事後,有人問韓冰怎麼會只用牙齒就能咬住一個人而且能挺那麼長時間?韓冰回答:“當時,我頭腦裡只有一個念頭:我一鬆口,王歆肯定會死。”
在生活裡像韓冰這種朋友就是能夠顯示自己本色的人,他沒有虛假的面具,能夠與你真心交往,與你同甘共苦。這種人與那些淺薄之徒有著本質的區別,他們有著豐富的精神世界,能幫助你不斷地進取,成為你終生的驕傲。
在《論人生》中,英國哲學家培根對於人們之間的友誼作了十分精闢的論述:“如果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如果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
友誼對於人生,好比鍊金術士所要尋找的那種“點金石”。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為人們之間真誠的友誼寫下過許多讚美的句子:“得一知己,把你整個的生命交託給他,他也把整個的生命交託給你。終於可以休息了:你睡著的時候,他替你守衛;他睡著的時候,你替他守衛。能保護你所疼愛的人,像小孩子一般信賴你的人,豈不快樂!而更快樂的是傾心相許,剖腹相示,整個兒交給朋友支配。等你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