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的說法。因為我們常可以看到很多母親在公眾場合聲如洪鐘,好像連路人甲乙丙丁都一起教訓似的叫罵自己的小孩!我們怎麼可以遇強則弱,遇弱則強呢?
。 想看書來
你是個有魄力的人嗎?
與其未雨綢繆,不如當機立斷,把對自己的傷害減到最低,不要在事後才說:“早知道……”不是不知道,只是不作為,所以不該發生的事發生了。
這是一則社會新聞,我把它改成心理測驗,請問: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如果有不太吉利的地方,請原諒我的無心之過:
一、如果你參加進香團,興高采烈地上了遊覽車,卻發現司機似乎喝醉了酒,連走路都跌跌撞撞的,你會:
A。當做沒事照樣上車,希望有人比你先反應。
B。電請遊覽車公司派另外司機接手。
C。拒絕出遊,破口大罵。
二、如果你已反應了,遊覽公司一點反應也沒有,請這位酒醉司機開車,你會:
A。只好接受事實,不想敗壞遊興。
B。為了安全,拒絕出遊,或自費改搭其他交通工具。
測試你的正義感和道德勇氣
第一個問題表示你未雨綢繆的能力。
如果你在第一個問題選A,表示你常假裝自己看不到徵兆,束手無策地讓影響你權益或幸福的事情發生。選B,表示你觀察細微,且深明溝通的道理。選C的人,則是強硬派,常因“絕不妥協”而犧牲自己的快樂,生活的彈性不足。
第二個問題更加難以回答:你已面臨“兩害相權”的關卡,真正碰到這樣的事情,我們都難免七上八下,不知道該做什麼選擇:
A。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常把“早知道”掛在嘴巴上,卻不能從經驗中獲取教訓。
B。你是個有正義感和道德勇氣的人,很能當機立斷地處理所有可預見的災難。
紙上談兵很容易,但等到真正的事情發生,“防微杜漸”可不是一般人都有的功力。
這個心理測驗,取材自社會新聞,是臺北縣三重市某個進香團發生的交通事故。
出發時共有五輛遊覽車,其中一輛的乘客在上車時,老早發現司機醉到連走路都走不穩,於是向遊覽車公司報備,遊覽車公司表示臨時找不到司機,置之不理,還是由酒鬼司機開車,結果開到臺中附近,司機因酒後反應不過來煞車不及,追撞前面兩輛遊覽車,共有十一位乘客受到輕重傷。
這位肇事司機在事後抽血檢測時,酒精濃度高達零點一八。
他不但禍及同事、同車的人,還造成交通阻塞一個小時,所幸沒有人因而送命。
“災難預報”並不代表未雨綢繆
這樣的事情常在社會的每個小角落發生,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很多人常常心懷煩憂,每天為自己做“災難預報”,以為這就是未雨綢繆,但遇到事情即將發生,安全牆已經裂了小縫時,反而常騙自己沒事。在行動力上的表現如此軟弱無力,想再多也無助於提高自保能力。
與其未雨綢繆,不如當機立斷,把對自己的傷害減到最低,不要在事後才說:“早知道……”
不是不知道,只是不作為。明知錯,還允許它發生的事情,就跟這個遊覽車所發生的事故一樣:株連無辜的程度,簡直超乎我們原先的想象。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給自己一雙氣墊鞋
想要把路走得舒服點,我們的想法也得有彈性一點。
有彈性不意味著沒原則,相反的,有彈性才能保護原則。
“這個世界非常黑暗,每一個人都笑裡藏刀,伺機想算計你……”一位經商失敗的長輩這麼說。
“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好男人都死光了!”一位長期在破碎婚姻裡掙扎的女人這麼感嘆。
“我的人生從小就‘背’到底,做什麼都不順利,什麼電器被我手指一碰就壞掉,連我養的寵物都想自殺!”一個徹底自卑的朋友幽怨呻吟。
“一切都是我的錯,如果那天不要讓我妹妹開我的車回家,她就不會出事;如果我早點提醒我爸去看心臟科,他就不會中風;如果……”這是一位不斷數落自己的中年婦人的哀怨自責。其實,她為自己的原生家庭已經做了過多的事,多到讓她身心俱疲。她根本就把自己當成是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事事都該負責的女神。
“孩子一定要打才會學乖,我爸打我的次數可比我打孩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