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雲,絕不是個好奴僕;它也是暗濤洶湧的海洋,我再怎麼不喜歡它,還是得航行於其中,質疑暴風雨為何忽然來襲,於事無補,不如把自己這艘船造得堅實,且好好掌舵。
記恨最傷身
記恨是划不來的。恨比愛花力氣,沒有投資報酬率,還會讓周遭的人喘不過氣。
愛會生愛,而恨會生恨,這是不變的道理。
我曾經碰過一個讓我覺得哭笑不得的婚姻個案。先生和太太都是誠懇又平凡的市場商販,求助的問題則使人忍不住感嘆:“怎麼會有人這樣?”
丈夫的困擾是:二十多年來,太太完全不准他回家看父母,也不讓孩子看祖父母,跟婆家完全鬧翻了;那還不打緊,太太每日三餐對他念叨婆婆家過去的罪行,重複再重複也不厭倦——有時半夜心血來潮,還會把丈夫叫醒來唸叨一番。丈夫已二十年未曾睡好覺、吃好飯。
這位太太是一位“長男的媳婦”,向來勤儉持家,做牛做馬。婆家到底有多麼對不起太太呢?對不起是一定有的,但聽來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說:兄弟妯娌間曾合夥做生意,錢分得不公平,所以太太一直記得先生的大姐積欠她一整年的豆腐錢。“每天她拿走我的豆腐值三十三塊、豆腐乾十五塊、豆腐皮十塊錢……”說好要給她的,但一直都沒有還,太太銘記在心,每天都在腦中重撥了一次算盤,竟沒有一天能忘。
還有,婆家並沒有好好地幫太太坐月子,使她備覺委屈,這也是後來她不肯讓孩子認祖父母的理由:生出來的時候你們都沒有好好照顧我,憑什麼養大了之後要讓他們來認你?這是她的邏輯。
拋開舊恨才能開心度日
先生早期處理也不得當。太太一抱怨先生的家人,先生基於孝道,就先把她打一頓再說,後來發現“打了還是繼續唸叨”,終於不敵,轉而變成一個受害者。以前他打她,現在她唸叨他,好像也是挺公平的。
然而,她已經五十多歲了,在一個多小時的訪談過程中,提起的舊恨依然是豆腐乾與坐月子,聽久了讓我覺得很荒謬。連我都快把她的豆腐賬目背得了,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