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來的溫度變化與壓力,以及面板衰老、代謝減緩等因素都會造成肌膚水分流失。
■補水和保溼的重要性
很多女孩子不太清楚補水和保溼的重要性,以為補水和保溼只是為了讓面板不幹燥、不出現幹紋。其實,面板不缺水,表層細胞才能有效地把我們塗抹在面板表面的保養品輸送到真皮層去。
簡單做個比喻:面板角質層就像是一層海綿,海綿吸滿水的時候柔軟度會增加,可塑性也會增加。如果海綿幹掉的話,不但會變得硬邦邦,摸起來會很粗糙,而且塑形能力也會降低,遇到外力彎折就很容易造成斷裂。
所以說,面板缺水的時候不但整體膚感會大大降低,而且老舊角質的代謝也會變異常,由此可知補水和保溼對於面板是很重要的。
面板補水和保溼做好的話,不但可以增加面板柔軟平滑的觸感,可以讓面板看起來有明亮透明感,角質代謝也可以正常進行。
在瞭解了補水和保溼的重要性後,我們還應該搞清楚補水與保溼的區別:
保溼補水通常被人們連在一起談,很多女性朋友也經常搞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 比如,大家會覺得面膜沒少做,可面板為什麼還覺得幹?再比如,整天用保溼的各種霜,卻不覺得面板得到了深層的滋潤。
這個時候你是不是覺得十分疑惑:“我的面板到底怎麼了?”
其實,你應該問問自己:“我給自己做的那些面膜,到底是屬於保溼的面膜,還是屬於補水的面膜?我給自己用的那些面霜,到底是屬於保溼的面霜,還是屬於補水的面霜?”
現在,你是不是有些醒悟了?是的,要知道,補水和保溼,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簡單來說, 補水是直接補給肌膚角質層細胞所需要的水分,滋潤肌膚。
保溼則是防止肌膚水分的蒸發,增強肌膚溼潤度。最佳的保溼,是肌膚與補水產品的良性互動。
一般情況下,我們正確的保養順序應該是:“先補水,再保溼。”因此,補水的產品最好選擇精華素或水溶性高的產品。
當然,假如你的面板狀況很好,不需要缺水,那你就只需要做好保溼就行了。
辛苦保溼不見效,你可能犯了這些錯
為了保持面板的水嫩光澤,每個女人都在做著保溼功課。不過,塗抹保溼品和喝水就能解決面部乾燥的問題嗎?真這麼簡單,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雖然苦苦保養,肌膚狀態卻依然不盡如人意了。
■錯將肌膚補水等同於身體補水
就算每天喝水八杯以上,還是覺得肌膚不夠水嫩?許多女性錯誤地認為肌膚缺水就是身體缺水,以為只要多喝水、勤沐浴就行了。
事實上,喝水很難直接改善我們面板的狀況,因為表層肌膚根本無法從身體內部直接獲得水分。
■夜間護理不如清晨保養,早 8 點保溼最有效
肌膚也有生物鐘,在人體迴圈影響下,肌膚 24 小時中的“狀況”與“任務”各不相同。如果你的工作時間允許,不如把夜間保溼工作改到每天早晨 8 點,那是一天中保溼效果最佳時段。
■缺水or缺油,弄錯會讓保溼徹底無效
每個人的肌膚都可能有乾燥的狀況,但這其中的原因可是大不相同的!缺水還是少油?如果從根本上就搞錯,護膚當然沒效果。首先找對自己肌膚真正需要的保養品才是上策,不要將補水與控油概念混淆。
■晚霜鎖水,擦太多反而導致乾燥
使用過多的滋潤晚霜會導致睡眠中的肌膚停止呼吸,毛孔無法完全張開,呼吸不暢的肌膚自然不能正常代謝和吸收,反而更幹。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控制晚霜的用量!
■油性肌膚用保溼噴霧有害無益
油性面板新陳代謝快、油脂分泌旺盛,如果往臉上噴營養水的話,水和油不能相溶,不但不利於面板的吸收,還可能汙染面板。
此外,很多女性不知道我們的身體還有7個保溼死角,平時做保養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遺忘它們,也因此使得這7個部分的面板狀況愈加糟糕。
這7個保溼死角分別是:眉心、耳後、鼻子、眼角、頸脖、肘膝關節、手部。
小心陷入七大保溼誤區
換季時節,當肌膚出現乾澀緊繃的感覺時,你的第一反應一定就是大量地喝水和塗抹保溼品,但是,你自以為專業的保溼經驗可不一定都是對的。
■迷信保溼成分一定有效
膠原蛋白、玻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