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視府邸,與尋常無異。
夜色漸沉,袁府側面小門內,忽然出現一人,此人警覺的觀察了四周後,這才從虛掩著的側面而入。
此人熟路的從過道上走過,最後停留在一間微微透出火光的房間外。沒有敲門,徑直而入。
灰暗的燈火下映照下幾個模糊的人影,似乎是在討論什麼。
眾人聽見動靜聞聲轉向門外,其中一人輕聲道:“允誠來了。”
“嗯。”點了點頭,鮑信有點倦意的找了個位置坐下,連日趕路,他也是這幾日才到了洛陽。
“允誠在募兵數千歸來,本可派上用場,可惜了大將軍啊。”袁紹輕聲一嘆,道。
“本初兄,董卓此人豺狼虎豹,我也就不必多說了,相必在座各位都知之甚深。”鮑信環了眼袁紹後,又狠聲道:“如今他剛進京不就,雖然西涼兵勇悍,但連日奔波之下,也難免戰力不濟,各位擁大軍,信亦有勇士數千,當乘機誅殺之。”
“可是百官公卿多有不許,我雖然兵權在握,但威望不高。”還有一句話,袁紹沒說出來,西涼兵進城時,那赫赫之風,難以另人忘懷,要是董卓魚死網破,必然禍及家小。
以他穩重的個性,絕不會如此草率的與董卓拼命。
何況鮑信的兵馬都是新招募的,不添亂就算感謝蒼天了。
第二十章 疑兵之計(下)
“哼,公卿百官享福實在太久了,大哥你也不看看,因為董卓專權,洛陽城夜夜流淚的有多少人,要是這麼多人要是能下定決心硬上,吐口唾沫都能淹死那數千西涼兵。”微微靠在角落,輕輕的拔出腰間的佩劍在手中細細把玩,袁術滿臉不屑道。
現在的袁術還不是後來那個瘋狂稱帝的神經質,還是很有剛氣,頗有當世俊傑的風範,對那些怯懦的公卿自然不屑一顧。
“公路。”袁紹一喝,但細細一想,卻又拿不出什麼厲害的反駁之言,只得默然無語。
確實,公卿百官,加上洛陽城的一些列侯世家,奴僕少說也有數萬,要是全部聚集起來,未必就不能拼上一把,奈何人心不古,說說的人多,做的人卻少。
一陣難言的沉默後,曹操輕輕的開啟有點乾渴的嘴唇,嘆道:“允誠言之有理,本初………,為大漢計,當斷則斷。”
董卓平時可能不會顯露,但一擔被逼到懸崖邊上,卻能當機立斷。
同樣是身邊之人的勸言,袁紹卻想的更多,根本就不能決斷。
雖然曹操的勸言也讓他有點心動,但更多的是猶豫不決。
鮑信滿臉的惆悵,掃了眼袁紹,隨即閉上了眼睛,靜靜的坐著,算是認清了他。
“大哥。”同樣姓袁,但袁術在某一點卻比之袁紹要強,不由勸道。
兄弟和朋友的話,讓袁紹的心在次七七八八起來,心中的一座天枰在戰與不戰之間搖擺不定。
“當初大將軍邀請外兵入京,也不止董卓這一路,還有幷州丁建陽,雖然幷州兵不如西涼兵勇悍,但勝在眾多,是不是等他來了再謀事?”心中一動,袁紹忽然謀劃道。
無言的撇了眼袁紹,當初大將軍邀請外軍入京這其中就有你的功勞,現在一個成了梟雄,另一個未必就是英雄。
“要是丁建陽也心懷不軌呢?”一旁的鮑信替曹操說出了心中所想。
“這。”先前還好,才兩個選擇,他這一謀劃就成了三個。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喧譁之聲,其中鼓聲震天,馬蹄聲顫地。
“這是誰的大軍到了,怎麼沒半點訊息?”在座諸人皆面色大變,袁紹更是大叫道:“來人,快去打探情況。”
門外一聲輕響,一個人影迅速聞言離去,袁紹年少時曾學戰國四公子,好養食客,後來雖然叔父訓斥了他,但還是留有一些人才。
眾人相對無語了半個時辰,這才聽到一陣腳步聲,門外響起一聲男音,“公子,是董卓的新近大軍到了,有數千人,從雍門而入,最後進駐了南宮。”
“雍門,雍門守將吳匡是飯桶嗎?”袁術氣急大叫道,時機稍縱即逝,董卓大軍既然到了,應該阻擋在城門外,好讓他們有時間積聚大軍應變啊。
“吳匡親自走下城門,迎來將入內。”這人的話讓諸人的心涼到了谷底,吳匡竟然變節了,那數千城門軍呢。
“本初,我們去集結大軍,允誠你也去收攏士卒,生死一刻啊。”曹操當機立斷,起身叫道。
袁紹卻是呆坐在那裡,嘆道:“孟德,先前還有五成勝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