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先、朱實夫、趙誠、李森等都在雲蔚處等著他。
烏蘭夫一進屋,大夥就問他成果如何?從烏蘭夫的神情和搖頭,大家也就知道了結果。可見雲繼先早就說過,讓德王不投日除非日頭從西邊上來,跟他談抗日簡直是白費口舌,事實正如他所料的。烏蘭夫這時還說:“以後有機會再說吧,只要有千分之一的希望也不要放棄,他投過去了,是我們民族的損失,爭取過來了,是我們民族的幸事。儘管說他死心塌地了,我們還要‘起死回生’,死馬要當活馬醫嘛。”
朱實夫說,你就死了這份心吧,另想辦法吧。
烏蘭夫說,對於這樣一個有才幹的人不去爭取,自己感到太可惜了。當然不單是可惜,更主要的是民族的損失和禍害。
沒有辦法,牛不喝水按不倒頭。雲繼先、朱實夫提出,想個果斷辦法吧,德王這次來百靈廟是選拔一批他的親信,去德王府參加成立蒙古軍司令部。想想我們自己的出路吧。
“自己的出路”是什麼?烏蘭夫想到的是“釜底抽薪”。要他們幾個在保安隊裡多做工作,同時宣傳以抗日為重,以民族的命運為重,不可跟著德王去投日寇,成為民族的罪人。揭露德王以民族振興為幌子,投靠日寇出賣民族利益的伎倆。
雲繼先早有想法了:經過耐心的工作之後,如果德王死不悔悟,就快刀斬亂麻,把隊伍拉出去。這是雲繼先第一次在眾人面前透露了自己的想法。雲繼先講,現在保安隊大多數人後悔上了德王的當,絕不想繼續跟著他給日本當炮灰,殘害我們的同胞。目前只要我們領頭幹,馬上就可以把保安隊拉出去。
這時紅軍到達陝北開展抗日運動的訊息已傳到了百靈廟,許多人已有了動議。但烏蘭夫感到時機不成熟:盲目行動會出岔子,條件不成熟時,千萬不可在士兵中透這種風。因為這支隊伍成分比較複雜,除了一部分是投奔德王搞民族振興的農牧民子弟以外,還有不少的一部分是土匪、地痞、流氓、無業遊民,因此說,還需要多用國家和民族精神和民族生存來啟發教育,一些有良知的人也會權衡利弊願意抗日的。
32德王爺裝腔作勢 烏蘭夫爭取無果(3)
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如果不早動手,等日本兵進駐了百靈廟再動手可就晚了。烏蘭夫讓大夥想好方案,作好準備,及時掌握德王方面的情況,再作行動打算。
一個重大行動計劃正在醞釀著。
。。
33鐵蹄嗒嗒草原驚 雪浪滔滔牧民怨(1)
烏蘭夫說服德王未成,帶著一個重大決策的思考暫時離開了百靈廟。他讓雲繼先他們想好方案再通知他,到時再正式確定下步計劃。
德王選拔骨幹已定,帶著成立蒙古軍司令部的急切心情也暫時離開了百靈廟,回到了蘇尼特右旗。
事情總是這樣,這頭正在醞釀“破” —— 暴動;那頭正在籌備“立” —— 成立蒙古軍司令部。
“察盟公署”雖已成立,但畢竟是地方政權,僅能指揮所屬旗縣,不能號令其他盟協助擴編軍隊。關於成立軍隊總司令部,這是德王夢寐以求的事了,從蔣介石的親信桂永清提出成立司令部,讓他當個師長旅長起就想上這件事了,可惜國民黨那些黨魁們刁難沒有搞成,這回要在日本人的支援下實現他的夢想,對於百靈廟就不打算作重點了。因此,從百靈廟抽調了一大批骨幹和他的親信。其中有超克巴圖爾(漢名陳紹武)、賽吉爾胡(丁我愚)、瑪雜湊力(趙文儒)、烏勒吉圖(張秉智)、札拉嘎木吉(白景畲)和原在德王府的陶克陶、金永昌、於蘭齋、補音###、郭爾卓爾扎布等,作為骨幹成立蒙古軍總司令部。決定改元易幟,用成吉思汗紀年。據《 王公表傅記載 》,這年正是成吉思汗七百三十一年。德王說,我是成吉思汗三十一世孫,我要繼續祖業,用祖先這條血脈向下延續,這也是歷史的延續,家庭和民族的延續。於是,上上下下忙碌起來,按照德王的思路制定建軍方案。旗幟也改了,制定藍底右上角紅、黃、白三條為象徵的蒙古旗,表明脫離了中國的轄屬,走上“獨立自治”的道路。其實是一條易主的道路,他比別人清楚。
經過一段緊張的籌備,過完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定於正月十八正式舉行偽蒙古軍總司令部的成立大會。正式典禮是在德王府的大蒙古包中舉行的。百靈廟蒙政會是個大蒙古包,德王在他府上同樣弄了一頂大蒙古包。典禮會在蒙古包內召開純粹是為了一種氣氛。大包外圍了一層雪白的新氈,包頂上繡著藍色的雲圖圖案,包外插上旗幟,掛上綵帶,包內的哈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