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人家只當他是個來求婚的未來女婿。所以,訂婚儀式這天,贊王又擺上整牛、整羊席,酒罈上貼上紅綠紙放在桌上,擺上果品、糖塊、黃油、乳酪,設宴款待女方的親族和媒人。
結婚的聘禮是三匹白馬,三隻白羊,三峰白駱駝。一是三三歸九,“九”象徵著廣闊、幸福、長壽;二是選用的白色象徵著純真、素潔、高貴。
孃家人因女兒嫁的是王爺,也不惜血本地儘量陪嫁。除了四季衣物、衣箱、馬鞍、哈達、被套和首飾,還陪了牛、馬、羊、駝等,即蒙古人所稱的“塔溫忽紹莫勒”,我們所稱的六畜。首飾都是高檔的,完全是用瑪瑙、珍珠、珊瑚、松石、寶石、金銀鑲製成的。胸前還佩有銀子鑲嵌的寶石。袍子也是按季節、分顏色,用精巧的手工藝縫製的。有紅色的、綠色的、粉色的、淺藍的,還有壓著黑絨金邊、鑲著金銀絲絛的,十分好看。高領子,左紐扣,長袍子,左右不開岔,放在一起狀如碧綠的草原上開放的朵朵鮮花,分外妖豔。腰帶也非常講究,白色袍子配的是藍綢腰帶,表示藍天白雲;藍色袍子配著金紅色腰帶,表示藍天金輝;紅色袍子搭配碧綠色腰帶,表示碧野紅花。各有說道,但求色調協和又各有寓意。氈襪和靴子也都講究,白氈襪繡著紅雲圖,黑香靴綴的是綠雲圖。從上到下配這麼一套價值是一群羊。其實這都是捨命陪君子,炫耀豪富。不過將來還是物歸原主,王爺並不拿走,他只娶姑娘。不過,老贊王確有點愛不釋手了,第一眼就鍾情了,察哈爾姑娘本來就很美,她又是全旗出了名的三大美女之一。姑娘也是看重了他的王位,並不在意這些花花綠綠。萬事俱備,就等男娶女嫁了。
2婚詞滔滔求子嗣再娶千金 彩隊浩浩進夫門難對百問(2)
姑娘最威風的時候是出嫁,無論娶家還是聘家,所有的人都是為了她一人奔忙。新娘子打扮起來像個貴夫人了,但是,少女的原型還在嘴角和笑眉上保留了一點兒,此外全是陌生的了。
夜間下了一點小雨,也許這是出嫁女兒的一點離娘淚吧。女兒大了要出嫁,母女都免不了有點惜別的感傷。早晨起來,媽媽給女兒梳頭,母女都落下了小雨一樣的惜別淚。
太陽昇上來以後,迎親馬隊出現在視野裡。說是迎親馬隊,遠遠望去就是一支騎兵遠征軍。
新郎今天沒坐轎子,按照平常人的結婚禮俗,他要體現馬背民族這個征服者的形象。《 蒙古通 》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禮是人生中最壯麗的畫頁,它充滿了戲劇性,洋溢著種種詩意和浪漫氣息。透過婚禮,你似乎看到這個民族還在可愛的童年,在婚禮的過程中,那些古代的習俗,民族的傳說、歷史,一些稀奇古怪、鮮為人知的風俗都要再現一次,重演一遍。參演的不僅是新娘新郎、伴娘親友,而是整個一個民族。
新娘家除了陪嫁女兒的物品外,還要給新郎一匹全鞍馬,讓他騎上這匹馬不要忘了丈人家的路。女方祝頌人將馬送到對方手裡時,對這匹馬要大加讚賞一番:
要說父母賞給的這匹駿馬:
蒼狼般的兩隻耳朵,明星般的一雙眼睛,
雄獅般的前軀,猛虎般的體形,
鋼鐵的四蹄,掃地的長鬃……
生在三九,奇寒不減膘壯。
走起來趕上黃羊,跑起來勝過旋風。
從今後傳宗接代,永葆雄風。
遠行時寶駒一匹,狩獵時良駿一乘。
遇敵它為戰友,安邦它是功臣。
同時還要把古代戰爭的箭囊和弓箭賞給女婿。戰馬弓箭象徵著古代武士。
在迎親馬隊裡,新郎騎的是一匹棗紅騮馬,額頭上有一玉點,玉點裡有一撮月牙形的黑色,這叫“太陽”套著“月光”。新郎上馬以後,祝頌人要表一段馬的特點。蒙古這個馬背民族,對馬有最多的瞭解和愛,他們的全部生活無不與馬有關。祝頌詞說道:
當騎士舉步的剎那,當信徒點香的瞬間,
眼兒沒顧上眨動,心兒來不及閃念。
你從天邊騁來,像那離弦的飛箭,
你從長空奔來,像那迅疾的閃電,
你從春風裡飛來,就像奮飛的紫燕。
金鹿再快,難步你的後塵,
黃羊再速,不能與你並肩。
賓士的地方清泉噴湧,翻身的地方紅花開遍,
你馱著新郎帶著佳餚,去迎娶一位遠近聞名的天仙。
祝頌人牽著馬兒走上三圈接著又讚美一番:
額上正中有個太陽,太陽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