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編輯手札:引起轟動的奇書
這是一部在法國乃至整個西方引起爆炸性轟動的奇書。 它在人口只有六千多萬的法國居然賣了一百萬冊,同時入圍以高雅聞名的龔古爾文學獎(通常被提名的作品只有幾萬甚至幾千冊的銷量),又被各國出版社爭相購買,已翻譯的語言竟高達二十一種。據報道,根據它改編的電影亦正在拍攝中。它的書名也創造了一個暗含嘲諷的有趣先例,直接採用了銷售地標價——在歐元區是《歐元》,在美國和英國分別是《美元》和《英磅》,到了咱們中國,自然就是人民幣的《1元》了。
只要拿起這本書,幾乎人人都會在第一時間將它讀完:你會覺得它不是什麼虛構的小說,而是一份臥底密探的報告,揭露的是你無法不關心的內幕——廣告業的秘密。不妨先在這裡摘錄幾條:“牙膏本身沒有任何益處,因為牙齒的維護都在牙刷的動作上,牙膏只是讓你口中的氣息新鮮而已”;“包裝用的鋁紙比石棉更具汙染性”;“防曬油的配方自從二戰以來就沒變過,儘管越來越多的人得黑素瘤(防曬油只能防紫外線UVB,對有害的紫外線UVA則無能為力)”……但是,我們仍然會被那些鋪天蓋地的廣告牽著鼻子走:“如果我在你所居城市的牆上吹噓某某牌酸奶怎麼好,我敢保證你肯定會買。你以為你擁有自由的意志,但總有一天,你會在一家超市的貨架上認出我的產品,你會買下,為了嚐嚐,就這樣。請相信,我瞭解我的工作。”
作者弗雷德裡克·貝格伯德本人就曾在十年間先後擔任多家國際知名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深諳現代廣告如何販賣垃圾的竅門。他用辛辣幽默、時尚怪異的語言告訴讀者,廣告是如何虛構出讓人永遠無法饜足的美麗世界,如何把所謂的“上帝”一步步塑造成消費的奴隸。然而這畢竟還是一部小說,而且頗具深度。讀者在狂笑之餘體驗到的,將不僅是生活中那些習以為常的荒謬。小說主人公奧克塔夫的離奇遭遇和絕望掙扎讓你欲罷不能,既有情節的曲折,更有沉重的思索:我們究竟為什麼而活?
這本詆譭西方主流生活方式的書在西方大賣,主要的原因恐怕只有一個:所有被囚禁在辦公室裡的所謂白領們都需要一次精神上的放風。儘管書中充斥的性、毒品、死亡不可能被任何主流文化接受,儘管主人公奧克塔夫的胡作非為和“最後解脫”都不可能解決當代社會的任何問題,但這本書讀起來仍顯得那樣痛快淋漓,猶如本身劇毒的解毒劑。此外,這種痛快感也與作者嬉笑怒罵、信口開河的文風有很大關係,聽聽他描寫某位大公司銷售總監的話有多麼惡毒:“對他來說,你們就是些需要填喂的牲口、巴甫洛夫實驗用的小狗。他感興趣的就是怎樣把你們的錢移到股東(即美國退休基金,就是說一幫做了拉皮手術、正在邁阿密游泳池邊等死的退休者)的口袋裡。”
此書出版後,作者立刻就被其任職的廣告公司以“重大過失”為由辭退。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同時也因這本書掙到了一百萬歐元。正如奧克塔夫所言:“這體制顯然達到了它的目的,即把叛逆也變成了一種服從的形式。”
對於這本奇書在中國的命運,可以作兩條有趣的預言:一,它很可能會改變一些人的消費習慣(這在消費社會里可絕對是件大事);二,少數人可能會對這本書極端痛恨,但又非看不可,就像用手機搗鬼的心虛男人必定會偷偷地去看某部電影。
目錄:
1/編輯手札
第一章
1/我
“對於無力改變的事物,人們至少應該去描繪。”
雷納·納爾納·法斯賓德
第二章
39/你
如同一部《帕斯卡思想集》,一個肥皂廣告也能讓我有寶貴的發現。
馬塞爾·普魯斯特
第三章
83/他
然而那時候,這些工業如林、商店遍佈的富裕國家又發明了一個新的信仰,一項值得人類為此付出千年汗水的計劃:把全世界變成一家獨一無二的、巨大的企業。
羅內·納克多·皮雷斯《詛咒者》1974
第四章
121/我們
“為了昭顯我們的使命,並且儘可能地給公眾留下一個刻骨銘心的印象,我們不得不殺人。”
泰奧多爾·卡克幸斯基,又稱“炸彈殺手”。
刊登在《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的宣言,1995年9月15日
第五章
159/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