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量,要因環境因人而變化,夏天多冬天少,春秋在其中,廣東人喜歡沖涼,
天氣熱時,無需多用洗滌產品的情況下,次數可以多一些。冬天洗澡時,因為消耗體力,次數要少一
些,原則上講洗澡的次數是越少越好;因為洗澡是消耗身體的行為;是洩;從陰陽平衡的角度上講;洩太多會陰虛。
2.洗澡的方式:。白天多用淋浴,會使人興奮,有力陽氣;晚上多用泡浴使人安靜,有助於睡眠有至於陰氣的內
收。中老年人應採用坐浴。
3.洗澡的手法:正常洗澡時,我們主觀上會有一種清潔排斥意念,從手法上是以向外的動作為主,按養生行為
學的原理就是洩的手法多,手法節奏相對快,如果頻繁洗澡次數很多,就等於洩多於補,所以要因人而異掌握平
衡。老人洗澡要多補、少洩。夏天洗澡年輕人可以多洩少補。手法的應用要有迴圈多向內收,把動作連貫起來。
運動軌跡呈圓形反覆往來,前面講的3條都有陰陽的平衡;就單次洗澡時也同樣注意平衡。
如何用聲音調理身體?
聲音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體對音波會有感應隨之產生共鳴,素愛音樂是人的本能。但不是所有的音
樂都能讓人愉悅,為什麼對同樣的音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當人體處於不同的情緒,不同的機能狀態下,反應是不同的。一般來說,高音讓人激動興奮,中音讓人處於常態
放鬆,低音讓人情緒低落,用養生學的觀點看,低音補氣(腹腔),發自下丹田,中音平補平洩,發自中丹田
(胸腔),高音洩,發自上丹田(頭腔)。
聲音的藝術,是人體利用自身能量,透過呼吸與發音器官的配合來完成的。首先會讓人在頭、胸、腹上下之間產
生一個貫通的能量場,按養生學的說法是上中下丹田氣通,促使任督兩脈的氣血迴圈,有利於全身經絡的氣通。
藝術家在演唱時,無論是在哪一個聲區,上下都是貫通的狀態,所以聲音流暢、優美。大多數人發聲不正確,有
經驗的中醫可以憑藉病人的聲音,作為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